众人又是一阵笑,苏清欢看着鼎身的铭文,突然想起刚穿越时在破山神庙喝的那碗野菜汤。那时她攥着青铜小鼎,只想着活下去,从没敢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 身边有爱人,有家人,有街坊,有冒着热气的灶台,还有这满院的烟火气。
“发什么愣?” 沈砚之走过来,轻轻握住她的手,“该上喜饼了。”
苏清欢回过神,笑着点头。俩人一起走进后厨,刚出炉的喜饼冒着热气,沈砚之做的 “笑口常开饼” 虽然歪歪扭扭,却透着股笨拙的可爱。狗剩跑进来,抓起一个就咬,烫得直跺脚:“好吃!比糖包还甜!”
傍晚时分,喜酒渐渐散了。街坊们扛着苏清欢送的饼,笑着往家走;李御厨把菜谱交给苏清欢,叮嘱她好好传承;王伯坐在灶台边,看着青铜小鼎,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春桃拿着账本进来,笑得合不拢嘴:“苏姑娘,今天收的贺礼能买十口新锅!还有好多人问学徒班啥时候开课,都说想跟着你学手艺。”
“明天就开课。” 苏清欢擦了擦灶台,“让阿文和二柱当助教,王伯和李老爷子偶尔来指点,咱把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能靠厨艺吃饭。”
沈砚之帮她收拾碗筷,突然指着青铜小鼎说:“鼎身的铭文还亮着,像在笑呢。”
苏清欢看过去,小鼎泛着暖融融的光,铭文在暮色里格外清晰。她想起自己的口头禅,轻声说:“好吃的从来不分贵贱,对吧?”
沈砚之点头,握紧她的手:“嗯,就像我遇见你,从来不是巧合,是人间清欢。”
春桃刚要出门锁门,听见这话赶紧转回来,假装咳嗽:“哎哟,这油烟味呛得我眼睛都红了!你们俩慢慢聊,我先去给学徒们准备明天的食材!” 说着一溜烟跑了,红绸从肩上掉下来都没捡。
苏清欢和沈砚之对视一笑,都忍不住红了耳尖。灶台上的青铜小鼎轻轻颤了下,把暖光洒在俩人身上,与院里的灯火交织在一起,映得满室温馨。
夜深了,外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清欢小筑的灯还亮着。苏清欢靠在沈砚之肩上,看着鼎身的铭文,突然想起穿越那天的灶台倾覆,想起破庙里的野菜汤,想起摆摊时的焦香牛肉片,想起这一路的颠沛与欢喜。
“以后,我们每天都做葱油饼好不好?” 苏清欢轻声问。
沈砚之揉了揉她的头发,声音温柔:“好,我切姜丝,你和面,春桃管吆喝,王伯烧火,再让狗剩偷嘴 —— 就像现在这样。”
青铜小鼎突变 “嗡” 地一声,像是在应和。鼎身的铭文渐渐淡去,却留下了淡淡的烟火气,萦绕在灶台边,萦绕在俩人身边,萦绕在这人间的清欢里。
窗外的月亮升了起来,清欢小筑的香气还飘在街面上,像是在告诉所有人:这人间的烟火,从来不会熄灭;这寻常的清欢,才是最真的滋味。而属于苏清欢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