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欢心里一暖,刚要说话,院门外突然传来个粗嗓门:“苏姑娘在吗?俺想拜师学做菜!”
众人抬头一看,是个穿短打的后生,肩上扛着个扁担,筐里还放着两把新鲜的青菜。那后生见院里人多,挠着头傻笑:“俺是城西的挑夫,昨日吃了您的焦香牛肉片,觉得比俺娘做的还香。俺想学会了,给俺娘也做一碗。”
苏清欢笑着迎上去:“好啊!不过得先过春桃的关 —— 她得考你认不认识马齿苋。”
春桃立刻挺直腰板:“跟我来!外城墙角的马齿苋和苦菜,可别认错了!”
后生赶紧跟上,嘴里还念叨着:“俺认识!俺娘常挖来做汤!”
灶房里,王伯熬的汤底又 “咕嘟” 冒泡了,鲜气混着桂花的甜香飘满院子。李御厨在案上翻看食谱,沈砚之重新拿起菜刀,对着萝卜小心翼翼地切下去 —— 这次的萝卜丝虽还不算匀,却比刚才细了不少。
苏清欢靠在门框上,看着这热闹的一幕,袖袋里的青铜小鼎暖融融的,鼎身的云雷纹在晨光下隐隐发亮。她突然懂了母亲当年写下 “味染人间” 四个字时的心境 —— 不是要登大雅之堂,而是要让每一碗热菜都藏着心意,每一缕烟火都暖透人心。
“沈大人,” 苏清欢笑着喊他,“切完萝卜,来帮我腌牛肉 —— 鼎温过的酱汁,得顺着纹理拌才入味。”
沈砚之抬头,阳光落在他眼底,映出细碎的光:“好。”
春桃领着后生回来,手里举着一把马齿苋:“过关了!这小子还认识地衣呢!”
王伯舀了一勺汤,咂咂嘴:“今日的汤,比昨日更鲜了。”
苏清欢笑着走进灶房,拿起瓷盆里的牛肉片。青铜小鼎的暖意顺着指尖漫进食材里,那些薄薄的牛肉片仿佛活了过来,在酱汁里轻轻舒展。院门外,排队的食客还在说笑,远处传来卖花人的吆喝声,混着灶房里的烟火气,成了京城最动人的模样。
她知道,清欢小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这人间的清欢滋味,会随着每一碗热菜,每一缕炊烟,慢慢晕染开来,暖透这大靖的市井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