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孔明灯

“……孩童的名单?”

观澜阁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与唐家大管事们如出一辙的……困惑与不解。

他们想过无数种可能。

比如苏文渊会要求唐家动用财力,去收买一些有名的文人为他造势。

再比如要求唐家利用人脉,去打探州试更深层次的秘密。

甚至为他寻来什么珍稀的文宝,以对抗郑玄的“清源笔”。

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苏文渊提出的,竟然是这样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要求。

最好的纸?

孩童的名单?

这……与即将到来的“论道”和“州试”,有任何关系吗?

“苏……苏公子,”唐万金迟疑地开口问道,“您要这些……是为何故?”

苏文渊笑了笑,却没有直接回答。

“唐家主,容我卖了个关子,明日此时,便知分晓。”

……

第二天,傍晚。

唐家别院,那片最开阔的草坪之上。

数百名唐家最手巧的工匠,以及近千名来自州城各个阶层家庭的三岁到八岁的孩童,都被聚集到了这里。

孩子们大多还有些怯生生的,他们好奇地打量着周围这富丽堂皇的环境,以及那个站在最前方,正温和地对着他们微笑的大哥哥。

而那些工匠们,则更是满心的疑惑。

他们的面前,堆放着小山一般高的,唐家压箱底的宝贝——“云母纸”。

这种纸薄如蝉翼,却坚韧异常,迎着光甚至能看到其表面,有淡淡的七彩光晕流转,美丽到了极点。平日里便是用来给州牧大人写奏章,都嫌奢侈。

可今日,家主却下令让他们用这种最顶级的纸,来……糊灯笼?

没错,就是糊灯笼。

在苏文渊的亲自指导下,工匠们将坚韧的竹篾扎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如同倒扣水缸般的框架。

然后再将那珍贵的“云母纸”,小心翼翼地糊在框架之上,只在底部留出一个开口。

灯笼的底部则用细铁丝,固定着一个小小的碟子,碟子里放着一块浸满了油脂的棉布。

一种,这个世界从未出现过的,造型奇特的……巨型灯笼,便在所有人的手中渐渐成型了。

“苏先生,这……这到底是什么啊?”唐万金看着眼前这些巨大的“纸罩子”,实在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苏文渊笑了笑,依旧没有解释。

他走到了那些早已等得有些不耐烦的孩子们面前。

变戏法似的,从怀里取出了一大把,五颜六色的糖果分给了他们。

然后他用一种充满了童趣与诱惑的语气,对他们说道:

“小朋友们,想不想把你们的心愿,告诉天上的神仙啊?”

“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

“好!”苏文渊指了指那些,已经制作完成的巨型灯笼,“那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来领一支笔,在这个大大的灯笼上,写下或者画下,你们心里最大的愿望!”

“可以吗?”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问道。

“当然可以!”苏文渊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无论是想要一个新的风筝,还是希望爹娘身体健康,都可以写上去!”

孩子们闻言,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他们争先恐后地领来了笔墨,在家长的帮助下,歪歪扭扭地将自己那最纯粹、最天真的心愿,写在了那些巨大的“云母纸”灯笼之上。

“我想要一个会飞的竹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