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无垢与重逢

修为的突破,如同一场甘霖,滋润着苏文渊的神魂与肉体。

那股新生的、名为“浩然正气”的力量,在他体内缓缓流转,驱散了连日来长途跋涉的所有疲惫。他的感知变得比以往更加敏锐,整个世界在他的眼中,都仿佛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生动了。

他能清晰地“看”到,风中有道修吐纳后残留的、稀薄的灵气;土地里蕴含着武者修行所需的、厚重的地煞之气;而空气中更是充斥着无数读书人诵读经典时,散逸出的驳杂的文气。

这就是正心境。

心诚意正,内外通明,开始真正地以“心”来感知这个世界。

而且,似乎记忆宫殿赋予了他一项特别的能力。他可以透过眼睛看到平日见不到的气,这像是一种心眼的升级版。

“多谢公子!多谢公子活命之恩啊!”

那几名淳朴的村民,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激动得语无伦次,纷纷就要对着苏文渊下跪磕头。在他们看来,眼前这位年轻的读书人,传下的是能让他们告别旱灾,安身立命的“神法”!

“各位老丈,快快请起!”苏文渊连忙将他们扶起,“学生所为,不过是先贤的智慧,举手之劳,当不得如此大礼。”

他没有再过多停留。

对着众人长揖及地,而后便飘然离去,只留下那幅画在泥地上的、足以改变整个大奉王朝农业格局的筒车图,以及一个充满了神秘与敬畏的背影。

……

离开那条滋养了禾苗,也见证了他修为突破的大河,苏文渊继续向北而行。

他没有再急于赶路,而是遵循着简随云“行万里路”的教诲,放缓了脚步。他开始真正地像一个游学者那样,去观察,去感受,去将书本上的“道理”,与这片真实的天地一一印证。

三日后,黄昏时分。

一座规模不大,却异常干净、整洁的县城,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城门口的石碑上,刻着两个古朴而又充满了禅意的大字——无垢。

无垢县到了。

苏文渊的脑海中,记忆宫殿里关于大奉王朝的地理志,自动浮现出了关于此地的信息。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它不以物产闻名,也不以风景着称。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一个传说,一个关于“遗憾”的传说。

传说百年之前,大奉王朝出了一位惊才绝艳的机关大师。他痴迷于机关之术,一生所学,惊天动地。但他心中亦有一位挚爱的女子,只是最后不知因何种缘由,两人最终未能相守。

大师晚年,心灰意冷,自觉一身惊世骇俗的机关术,连心爱之人都无法守护,留之何用?于是,他便寻了一处山清水秀之地,将自己毕生心血所着的无数图纸,付之一炬。

而后,他便坐化于此。

后人感念其事,便在此地,建立了这座县城。并取佛家“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机,将其命名为“无垢”,以慰藉那位大师,一生求而不得的遗憾。

“无垢……”

苏文渊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心中竟也生出了一丝莫名的感慨。

他走进这座县城。

与青河县相比,无垢县的街道,并不宽阔,但却被清扫得一尘不染。两旁的店铺,多是些茶馆、书斋、或是贩卖一些精巧竹木工艺品的小店,充满了安逸祥和的生活气息。

苏文渊找了一家客栈住下,便信步走了出来。

他刚刚突破正心境,根基尚浅,需要在这人间烟火气中,慢慢地打磨,让心境彻底稳固下来。

街道上,各种小吃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充满了诱人的香气。

“冰糖葫芦喂——又酸又甜的冰糖葫芦!”

“刚出炉的桂花糕!热乎乎的桂花糕!”

听到桂花糕三个字,苏文渊的心中,没来由地一动。他想起了在青河县那个冰冷的停尸房里,那个神情清冷,却递给他一块救命糕点的少女。那块糕点的香甜,仿佛还残留在他的记忆里。

也不知她现在身在何方。

苏文渊笑了笑,走到那卖桂花糕的小摊前,买了两块。

糕点入手温热,香气扑鼻。他自己吃了一块,另一块却用油纸,小心翼翼地包好,放入了怀中。

或许,是留个念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