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少年,不仅拥有惊世的才华,更拥有……一颗临危不乱、举重若轻的“大心脏”!
“苏公子高见,是月瑶……着相了。”唐月瑶对着苏文渊,心悦诚服地,微微一福。
“唐小姐言重了。”苏文渊笑了笑,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主动岔开话题,问道:“说起来,在下对这州试的流程,还不甚了解。不知唐小姐,可否为我解惑一二?也让我好提前做些准备,免得到时候,输得太难看。”
唐月瑶见他如此,也顺水推舟,不再提郑家之事。
“自然可以。”她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州试,与县试大为不同。其流程也更加复杂和……玄妙。”
“州试,共考四场,历时五日。”
“第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名为‘向道之心’。”
“哦?”苏文渊来了兴趣。
小主,
“是的。”唐月瑶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所有考生,都会被引入一座由州城文庙气运,结合道门高手布置的‘问心幻境’之中。考生需在幻境中,经历种种考验——或富贵,或贫穷,或美色,或权势……以此,来考察其道心是否坚定。唯有守住本心,走出幻境者,方可进入下一场。这一场不计分数,只分‘通过’与‘不通过’,但刷下的人往往超过半数。”
苏文渊点了点头,这倒是有些意思。
“第二场名为‘杂学百题’。”唐月瑶继续说道,“这一场,不考经义,而是考校各种杂学。天文、地理、算学、律法、农桑、水利……无所不包。共一百道题,限时一个时辰,答对越多,分数越高。据说此项考核乃是当今陛下亲定,意在选拔真正的‘实干之才’。”
“第三场名为‘诗赋’。与县试类似,会当场出题,考验考生的文采与才情。”
“而最后一场则是‘策论’。”唐月瑶看着苏文渊,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这一场,与县试的八股文不同。它会针对当下朝廷或地方的某件具体政事,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之道。其题目往往由主考官亲自拟定。这也是……郑家,最有可能对你下手的环节。”
苏文渊静静地听着,将这四场考试的流程与重点,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幻境、百题、诗赋、策论……
这场州试比他想象的,要有趣得多,也……凶险得多。
他看着窗外,那似乎已经小了许多的雨势,眼中闪烁着名为“期待”的光芒。
“郑家的大儒,朝廷的御史,未知的幻境,包罗万象的杂学……”
“北安州,这场鸿门宴……”
“我还真是越来越想去闯一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