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的街坊们看着何家婆媳和孩子突然搬走,只当是军区大院条件更好,能得到些照顾,倒也没人多想。
马德山偶尔会问起:“雨阳,家里人都回大院了?那边粮食供应是不是能宽松点?”
何雨阳笑着回应:“主要是大院房子大,孩子们住着方便,粮食也还是定量,就是能少受点打扰。”
贾东旭家的日子依旧艰难,秦淮茹带着两个孩子,常常吃不饱。
何雨柱看在眼里,偶尔会在下班时,装作从食堂带回点“边角料”。
其实是从家里拿的杂粮窝窝或一小块肉,悄悄塞给秦淮茹:“东旭嫂子,给孩子们垫垫肚子,别让孩子饿坏了。”
秦淮茹感激不已,却也只敢收下,从不对外声张。
兄弟俩坚守在四合院,一边各自忙着手头的工作,一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物资的秘密。
何雨阳知道,这份签到得来的物资是何家的幸运,却不能因此张扬,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低调行事、顾好家人、适当帮衬亲友,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1959年的秋风依旧萧瑟,四合院的粮食短缺难题仍在继续,但何家因为这份意外的签到福利,有了安稳的后盾。
军区大院里,孩子们能吃饱穿暖、健康成长;四合院里,兄弟俩互相照应,在坚守中等待着何大清购粮归来,也期盼着粮食丰收、岁月安稳的日子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