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天就下到部队视察,走进战士们的营房,和他们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训练情况和生活需求。
看到战士们的营房简陋,他立刻下令改善住宿条件;得知部分战士因战争留下了伤病,他安排军医逐一检查,制定康复计划;训练场上,他亲自示范战术动作,结合朝鲜战场的实战经验,给战士们讲解攻防技巧。
“同志们,”何大清站在训练场上,望着整齐列队的战士们,声音洪亮,“我们是华北军区的主力,是守护京畿的屏障!抗美援朝我们打赢了,但和平需要守护,国防需要筑牢!从今天起,我们要从严训练,练出过硬的本领,只要祖国需要,我们随时能上战场,随时能打胜仗!”
战士们齐声呐喊:“随时能上战场!随时能打胜仗!”声音震彻云霄,透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何大清看着这些年轻而坚定的脸庞,仿佛看到了朝鲜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战友,心里更加坚定了带好这支部队的决心。
任命下达的第三天,军部后勤部门就给何大清送来了家属院的钥匙和地址。
家属院位于军部大院西侧,是一排崭新的红砖楼房,每栋楼有三层,带一个小院子,环境整洁安静,比南锣鼓巷的四合院条件好了不少。
后勤参谋带着何大清去看房,一路介绍:“何军长,这是中央特意为您分配的家属院,三室一厅,带厨房和卫生间,屋里已经通了水电,家具也基本配齐了。院子里可以种点花草,方便家属们打理。周边还有学校、医院、食堂,生活很方便。”
推开房门,阳光从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
客厅宽敞明亮,摆着一套木质沙发和茶几;三个卧室都铺着干净的木地板,阳光充足;厨房宽敞整洁,灶台、水缸、碗柜一应俱全;卫生间里有抽水马桶和洗脸池,在当时算是相当好的条件了。
院子里铺着青砖,墙角预留了种花的空地,站在院子里,能看到远处军部的训练场,却听不到嘈杂的声音,安静而惬意。
何大清看着这套宽敞明亮的房子,心里满是感激。
这不仅是一套房子,更是组织对他的关怀,是让他能安心工作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