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假期如指间沙,转瞬即逝。最后一个清晨,吕清心把何大清的军装熨烫得笔挺,领口的军功章擦得锃亮,眼眶红红的却没说不舍,只反复叮嘱:“到了军部好好干,注意身体,家里不用惦记,我会带着孩子们。”
何雨阳帮着把行李搬上军部派来的吉普车,何雨柱塞了一包刚烤好的枣泥酥,何雨水拉着父亲的手,小声说:“爹,别忘了常回家看我们。”
何大清一一应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转身踏上吉普车,车窗外的四合院渐渐远去,心里既有团聚的余温,更有沉甸甸的责任。
吉普车行驶在北平的街道上,春日的阳光洒满街巷,有轨电车叮当作响,工厂的烟囱冒着白烟,学生们背着书包嬉笑而过。
何大清望着这和平繁荣的景象,愈发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抗美援朝的胜利换来了暂时的安宁,但国防建设刻不容缓,华北军区作为拱卫京畿、镇守北疆的核心力量,责任重大。
吉普车驶入军部大院,与一周前不同,这次门口的卫兵不仅立正敬礼,眼神里更添了几分崇敬。
刚走进办公楼,就见王军长带着几位军部领导站在走廊等候,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大清,你可算回来了!”王军长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中央的任命下来了,跟我去会议室,咱们细说。”
会议室里,长条桌的正中央摆着一份红色封皮的任命文件,烫金的“任命书”三个字格外醒目。墙上挂着华北军区的战略地图,密密麻麻的标记覆盖了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标注着重要的军事据点和防线。
几位头发花白的老领导坐在一旁,眼神里满是期待——他们大多是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老革命,早就听说过何大清在朝鲜战场的战绩,对这位年轻却能打硬仗的将领充满认可。
“何大清同志,”王军长拿起任命文件,声音庄重而有力,“经中央军委研究决定,现任命你为华北军区总司令,兼任华北野战军第三军军长,独领一军,负责华北地区的国防建设、部队训练及边防戍守任务!”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何大清站起身,挺直脊背,接过那份沉甸甸的任命书。
封皮触手温润,里面的字迹工整有力,每一个字都重逾千斤:“任命何大清为华北军区总司令、华北野战军第三军军长,即刻履职,望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筑牢华北国防防线,守护国家安宁。”
落款是中央军委的公章和日期,鲜红的印记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何大清握紧任命书,指尖微微用力,心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对党的信任的感激,有对新使命的敬畏,更有对牺牲战友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