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的朝鲜板门店,寒风卷着细雪,落在临时搭建的谈判帐篷上,却吹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和平气息。
历经两年多的浴血鏖战,中美双方的代表终于坐在了谈判桌前,在停战协议上郑重签下名字。
这一刻,朝鲜半岛的枪炮声渐渐平息,硝烟开始散去,和平的钟声,在东亚的土地上缓缓敲响。
消息通过加密电台传到志愿军总部时,彭总站在地图前,久久没有说话。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蓝色标记,记录着一场场血战的痕迹:上甘岭的焦土、铁原的战壕、汉江的怒涛……他抬手抹了把眼角,声音沙哑却有力:“通知各部队,停战协议签订了,胜利了!”
113师的临时驻地,何大清正和战士们一起修整战壕。
当通信兵拿着停战消息飞奔而来,嘶吼着“胜利了!停战了!”时,整个驻地瞬间沸腾了。
战士们扔掉手里的工具,相拥而泣,有的举起步枪朝天射击,有的唱起了《志愿军战歌》,歌声在雪地里回荡,带着压抑已久的激动与狂喜。
何大清站在一片欢腾中,却突然红了眼眶。
他想起了上甘岭牺牲的小李,想起了龙源里冲锋时倒下的爆破手,想起了那些永远留在朝鲜土地上的年轻面孔。
他走到驻地旁的烈士陵园,对着一排排墓碑,缓缓敬了一个军礼:“兄弟们,胜利了,我们守住了和平,你们可以安息了。”
雪落在墓碑上,像是为牺牲的战士们盖上了一层洁白的绒毯。
何大清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磨得发亮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牺牲战士的名字和家属地址。
这是他两年来最珍贵的东西,如今,他终于可以带着这份名单回国,给烈士的家人一个交代。
“师长,咱们可以回家了!”赵刚跑过来,脸上满是泪水和笑容,“可以见到老婆孩子了!”
何大清点点头,望着祖国的方向,眼里满是期盼:“是啊,回家了。吕清心,雨阳,雨柱,雨水,我回来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四合院的葡萄架,看到了妻子端着热饭菜的身影,看到了孩子们围过来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