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后院新邻居

1952年的春阳,总算驱散了北平冬日的寒峭。

四合院的葡萄藤抽出嫩红的芽苞,墙角的月季冒出新叶,连青砖地上的青苔都透着水润的生机。

这天清晨,院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搬东西声响,打破了四合院的宁静。

后院那间空了多年的屋子,终于要迎来新主人了。

那是聋老太太的旧居。

自打老太太十几年前过世,这屋子就一直空着,门窗偶尔被风吹得吱呀响,院里的年轻人大多没见过老太太,只有吕清心、贾张氏这些老住户,还能偶尔想起。

屋子久没人住,落了厚厚一层灰,窗纸也破了好几处,此刻正有个中年男人,正踩着板凳,小心翼翼地糊新窗纸。

“这位师傅,我来搭把手!”何雨柱刚从丰泽园下班回来,手里还提着给娘带的糖糕,见男人搬得费劲,立刻放下东西上前帮忙。

男人转过身,露出一张方正的脸,额头刻着几道浅浅的皱纹,眼神却格外清亮,穿着一身洗得笔挺的蓝色工装,袖口别着块擦得干净的白布——一看就是做工的好手。

“麻烦你了,小伙子。”男人的声音沉稳,带着点河北口音,“我叫马德山,是轧钢厂新来的钳工,厂里给分配的这间房。”

何雨柱帮着把一个旧木箱搬进屋,里面装着几件工具和铺盖,简单却整齐:“马师傅,您是高级钳工吧?我前天听贾东旭说,厂里最近调来了个厉害的师傅,说的就是您吧!”

马德山笑了笑,点点头,手里的活没停:“就是混口饭吃,谈不上厉害。”

吕清心也端着一盆热水过来:“马师傅,先歇会儿喝口水,屋子慢慢收拾。这屋子空了好几年,您要是缺啥,尽管跟我们说。”

马德山接过水盆,连声道谢,眼神落在屋角一张积灰的旧藤椅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马德山的到来,很快让四合院热闹起来。

他话不多,却格外勤快,每天天不亮就去轧钢厂上班,傍晚回来,要么收拾屋子,要么帮邻居做点力所能及的活:帮贾张氏劈柴,给闫埠贵修坏了的木盆,甚至还主动帮贾张氏检修了煤炉的烟囱。

一来二去,大家也慢慢摸清了马德山的底细。

他是河北人,年轻时学了一手好钳工手艺,是业内有名的“快手马”,轧钢厂为了提升设备精度,特意把他从外地调过来当技术骨干。

他为人正直,在厂里干活从不偷懒耍滑,遇到年轻工人请教,总是倾囊相授。

私下里更是热心,院里谁有难处,他能帮就帮,从不图回报。

只有聊起家事时,马德山的眼神会暗下去。

有一次何大清寄家书回来,吕清心跟他感慨“一家人能团聚真好”,马德山才轻声说起:“我以前也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在战乱时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