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南下讨蒋

1946年初春的沈阳,残雪还未完全消融,却已挡不住胜利的暖意。

何大清率领的独立旅与101首长、政委所部并肩作战,历经四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从国民党军手中收复了东北三省——沈阳、长春、哈尔滨等重镇相继解放,国民党军残部仓皇逃往山海关以南,东北大地首次迎来真正的和平曙光。

庆功大会上,101首长亲自将“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师”的军旗交到何大清手中,红色的军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何大清同志,经中央批准,你的独立旅扩编为独立师,下辖三个团,兵力两万五千人!”首长的声音铿锵有力,“东北的胜利只是开始,下一步,咱们要挥师南下,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何大清双手接过军旗,高高举起,台下两万五千名将士齐声呐喊:“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声音震彻沈阳城的上空,连远处的松花江冰层,似乎都在这呐喊中微微震颤。

他看着身边并肩作战的战友,看着台下一张张充满斗志的脸,想起从热河根据地出发时的6000人,想起南京大屠杀的血海深仇,想起北平四合院里的牵挂。

如今,部队壮大了,东北解放了,是时候南下,让全中国的百姓都过上太平日子了。

扩编后的独立师,立刻进入了紧张的整训期。

何大清将师部设在沈阳城郊,依托东北的工业基础,开始全方位提升部队战力。

兵工厂里,从农场商城兑换的“全自动步枪生产线”全速运转,每天能生产300支制式步枪,配备给新入伍的战士;训练场地上,来自热河根据地的老兵们,手把手教新兵战术动作,从匍匐前进到阵地攻坚,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

“咱们是解放全中国的先锋,不能有半点马虎!”何大清每天都会去训练场巡查,看到新兵们动作不标准,就亲自示范,“蒋介石的部队有美式装备,但咱们有民心、有战术,更有不怕死的劲头!”他还从农场商城兑换了10辆“轻型装甲车”和5门“122毫米榴弹炮”,组建了师属装甲连和炮兵营,让独立师成为东北野战军中少有的“多兵种合成师”。

除了装备和训练,思想动员也从未松懈。政委亲自给全师将士上党课,讲“为什么要南下讨蒋”——“蒋介石撕毁和平协定,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内战,想把百姓重新拖回战火。咱们南下,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守护东北的胜利果实,是为了让长江以南的百姓,也能像东北一样,有田种、有饭吃、有学上!”

战士们的士气空前高涨。

来自东北的新兵小李,父亲在国民党军占领期间被杀害,他攥着步枪发誓:“我要跟着何师长南下,把蒋介石的部队赶尽杀绝,为我爹报仇!”

来自热河的老兵王二柱,则把家人的照片缝在胸前:“等解放了南京,我就回家接老婆孩子,让他们也看看太平日子啥样!”

整训期间,东北百姓也送来源源不断的支援。沈阳的工厂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弹药,农村的百姓赶着马车送来粮食,妇女们则连夜缝制棉衣。

大家都知道,这支队伍是为百姓打仗的,只有他们南下胜利了,东北的和平才能长久。

1946年4月,中央下达“南下讨蒋”的命令,独立师作为东北野战军的先头部队,率先从沈阳出发,朝着山海关方向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