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召羌人议事

允吾城内的百姓战战兢兢地躲在家中,透过门缝观察着街上来往的明军士兵。他们不知道这座城市的易主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只能默默祈祷战乱早日结束。

城外成公英与李堪肃立一旁,等待着明军的正式接管。

清晨的寒风吹拂着他们的衣袍,却吹不散心中的忐忑。他们用旧主的性命、财富,换来了自己的生机与前程。成公英内心复杂,他本是韩遂最信任的谋士,如今却成了背叛者。但乱世之中,生存才是第一要义,他不得不如此选择。

“成公先生,尔说明王会信守承诺乎?”李堪低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不安。

成公英望着越来越近的明王仪仗,轻声道:“明王以信义立世,既然许诺,必不会反悔。只是......”他顿了顿,“今后需谨言慎行,切莫再行差踏错。”

李堪默默点头,握紧了拳头。作为武将,他更担心的是自己在新主麾下的前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着明王越来越近,城外之人抓紧整理衣冠,成公英、李堪更是紧张地检查自己的仪容。

他们知道,这一刻将决定他们的命运。成公英特意换上了一袭干净的文士袍,试图展现自己儒雅的一面;李堪则将铠甲擦拭得锃亮,希望给明王留下一个英武的印象。

“拜见明王。”众人齐声跪拜,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

波彦在众将簇拥下缓步而来,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视线在成公英、李堪身上稍作停留,让两人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好了,不必多礼,进城。”明王的声音平静而威严,不容置疑。

太守府中,已经清洗干净,只留下那十几箱金子整齐地摆放在大厅中央,在初升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明军士兵肃立在各个角落,整个府邸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氛。

波彦坐在主位上,文武分列两旁。左侧是以贾诩为首的文臣,不过准确来说贾诩也是挂统帅府武职,右侧是以吕布为首的武将,泾渭分明,秩序井然。

“允吾拿下了,金城其余各城就可传檄而定。”明王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文和,安排统帅府分兵驻守,派遣使者告知周围羌人部族,让他们前来允吾议事。”

贾诩出列躬身:“臣遵旨。”这位以智谋着称的谋士早已拟好了详细条令,只待明王下令。

波彦的目光转向成公英、李堪。“成公英,李堪。汝二人杀韩遂,取允吾,又献金。可记一功,孤说话算话,成公英擢升为沛郡太守。在宛陵学完政务条令后上任。”

“李堪调入长安,协助长安守将领兵。”

二人听到自己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得到升迁,心中大石终于落地。明王果然是言而有信之人。

特别是成公英,他本只是韩遂帐下一谋士,如今一步登天成为封疆大吏,激动得双手微颤。他深知这是明王给他的机会,也是考验。

沛郡地处中原,人口大郡,郡中每件小事,若处理不当,也将变成大事,治理起来绝非易事。明王将此重任交给他,是对他能力的认可。只要自己治理好沛郡,就能入明王慧眼。

李堪同样心怀感激。能够调入长安,在明王眼皮底下任职,这本身就是一种信任。虽然职位不算很高,但至少保住了性命,还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

二人马上出列,深深拜谢:“谢明王恩典!臣等必当竭尽全力,以报明王知遇之恩!”

波彦微微颔首,“望尔等好自为之,莫负孤望。”他的目光中带着警示,让两人不由得心中一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