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彦知道这是一个极佳掌控丹阳郡的机会。丹阳郡地理位置太过重要,只要丹阳郡在自己手中,吴郡肯定也跑不脱,到时会稽郡就会成为自己完美大后方,为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
这次能让丹阳太守周昕把太守之位让与自己,波彦知道岳父肯定在周昕面前推荐了他,自己到丹阳后,要好好感谢陶氏一番。
波彦想到妻子陶贞嫁于自己后,七年多也没回过娘家,如今丹阳郡大部分还在太守府手中,丹阳宛陵也还相对安全,自己又要带领大军前去丹阳,那基本上没有什么危险。
波彦想着这次也带上陶贞,回丹阳看看亲友。
把这事告诉陶贞后,陶贞也想回丹阳看看,她来到会稽这么多年,也没回去一趟,还是母亲从丹阳过来看望她几次,也不知父亲变得怎样,家中其他亲人如何,友人如何,家乡是否发生了变化。可又想到还有两个最小的孩子需要人照顾,离不开人。
陶贞把这些忧虑告诉波彦,波彦扶着额头说道:“吾一心欲让汝回家,却忘了还有俩小孩,如今只能吾先前往丹阳,安顿好一切后,待孩子大些,全家也可前往丹阳。”
第二日,波彦带着大军启程,前往丹阳。经过十几日快速行军,到达丹阳宛陵,一路上,看见丹阳百姓带着大包小包,往豫章,会稽与吴郡三郡躲避兵灾。
波彦感慨,每次发生动乱受伤总是黎民百姓,真是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进入宛陵,先去太守府拜访周昕,经过十多天休养,周昕伤势好了一些,但还行动不便。
波彦把丹阳太守官印还于周昕,并还说,收到丹阳来信,知晓袁术妄为四世三公家族子弟,擅杀朝廷大臣,任起刀兵,攻占其他郡县,致百姓流离失所,人人痛恨,于是向会稽太守借兵,前来驱赶袁术大军,欲将他们赶出丹阳,保一地安宁。
之后就返回会稽陪伴家人,这丹阳太守之位还是由府君继续担任,自己万万不可受之。
周昕看波彦淡泊名利,一心为百姓的模样,更加相信波彦能做好这丹阳太守,说道:“波将军万万不可推辞,将军这次前来助丹阳击退袁术,带丹阳百姓脱离苦海。将军若返回会稽,袁术卷土重来又可怎办,吾等不是袁术对手,还需将军这般才能之人坐镇丹阳,威慑图谋丹阳,心存不良之人。”
两人相互推辞几次,波彦受之,为丹阳太守。并向朝廷上表。
周昕悬着的心放下,派人召丹阳官吏前来太守府,拜见新任太守,今后丹阳上下俱听波彦之令。
周昕当即主动搬出太守府,住往自己府宅,安心养病去了。
波彦也了解如今丹阳状况,丹阳十六县,已被袁术占去四县。剩下的城池都打开武库,征召协助青壮守城。如今宛陵城中有三千郡兵,八千青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