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小冰河期的挑战

天启十二年的正月,京师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积雪深达两丈有余,将紫禁城的金銮殿衬托得格外肃穆。殿内炭火烧得噼啪作响,文武百官却仍觉得寒气刺骨。

陛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志坚踏出班列,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去岁以来,天灾频仍。正月大雪深二丈,镇江地裂数丈,济南舜庙遭火。此皆因沈阁老大兴土木,惊动地脉,致使天怒啊!

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站在文官首列的沈惊鸿。这位年仅三十一岁的内阁辅政大臣缓缓出列,绯袍上的仙鹤补子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

王御史,沈惊鸿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说本官大兴土木引发天怒,那本官问你,去岁四川地震,新修官道三日运粮十万石入川,救活灾民数万,这是不是实事?黄河决口,新法堵口一月而成,省银五十万两,这是不是实事?江南旱涝,新式水车灌溉良田万亩,这是不是实事?

他环视满朝文武,目光如炬:有空在这里空谈天人感应,不如想想如何救灾!山西疫病流行,陕西旱蝗肆虐,这才是当务之急!

这番话掷地有声,王志坚脸色涨红,却一时语塞。

退朝后,沈惊鸿直奔乾清宫。天启帝朱由校正在暖阁内查看各地灾情奏报,眉宇间满是忧色。

惊鸿,今日朝堂之上,你太过锋芒毕露了。皇帝放下奏报,语气中带着关切。

沈惊鸿深深一揖:陛下,臣不得不如此。如今魏公公年事已高,朝中空谈之风又有抬头之势。若任其发展,新政必将受阻。

他走到御案前,展开一份精心绘制的《大明灾异分布图》:陛下请看,去岁至今,北至宣大,南至江浙,西至川陕,东至山东,天灾频发。这绝非偶然。

你的意思是?

陛下,沈惊鸿压低声音,臣近日研究历代天象记载,发现自万历末年至今,气候正在转寒。臣称之为小冰河期。此乃天地运行之常理,非人力可改,更非什么天怒。

朱由校神色凝重:小冰河期?朕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

正是。沈惊鸿指着地图解释道,气候转寒,则北方干旱,南方暴雨,灾异频发。这是天地大气候使然,与我大明新政何干?那些空谈之辈,不过借机攻讦而已。

就在君臣交谈之际,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一名太监捧着加急奏报跪倒在地:陛下,山西八百里加急!泽州府大疫,高平、阳城、沁水三县疫情严重,夏麦无收,秋旱接踵啊!

朱由校接过奏报,脸色愈发凝重:惊鸿,看来你所说的小冰河期,真的来了。

沈惊鸿立即躬身:臣请立即召开内阁会议,商议应对之策。

......

次日清晨,内阁值房内气氛紧张。沈惊鸿站在巨大的大明舆图前,手指点在山西的位置。

立即启动防疫应急制。他的声音坚定有力,第一,在疫区周边设立隔离区,病患集中救治;第二,太医院派出精干医官,携带新研制的消毒粉前往;第三,调拨粮食,实行以工代赈。

这时,值房外传来通报:沈阁老,苏山长求见。

只见苏卿卿身着素雅官服,带着弟子吴有性快步走入。虽然已是大明医学院山长,但她依然保持着那份独特的娴静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