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一盘清蒸的海蟹,一碗鲜美的鱼脍端上桌时,小乙的眼睛亮了。
他从未尝过如此的人间至味。
那蟹肉的鲜甜,那鱼生的滑嫩,瞬间便在舌尖上炸裂开来。
在凉州,一块肉饼便能让寻常百姓解馋。
可在这里,这满桌的海味,竟比那肉饼还要便宜几分。
小乙吃得酣畅淋漓,风卷残云。
一顿饱餐过后,他才觉得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
他招了招手,唤来店小二。
“小二哥,结账。”
“顺便问一句,你们店里这些活神仙一样的美味,都是从何处捕来的?”
那店小二是个皮肤黝黑的精瘦少年,闻言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客官,您是外地来的吧?”
“是啊,从北边来。”
“那就难怪了。”
店小二麻利地收拾着碗筷,嘴里也没闲着。
“咱们南陵城,山珍没有,野味也少,但就是这海里的鱼虾蟹贝,多得吃不完。”
“城里的人家,一半靠着种些瓜果稻米过活。”
“另一半,就全指着这片南海吃饭了。”
小乙心中一动,顺势问道。
“不瞒你说,我有一位故人,也是这南陵的渔民。”
“此番南下,正是为了寻他。”
“不知小哥可否指点一二,这城里的渔民,一般都在何处落脚,又在何处出海?”
“这可就不好说了。”
店小二摇了摇头。
“这海啊,大得很,每个渔民都有自己熟门熟路的地界儿,有的在近海撒网,有的胆子大,敢往远了跑。”
“有些厉害的渔把式,一出海,便是十天半个月不着家,也是常有的事。”
小乙眉头微蹙。
少年见他面露难色,又补充道。
“不过嘛,客官您可以去西南边看看。”
“这海上的渔家,十有八九都住在那一片,靠海近,方便。”
“我们店里的海货,也都是天不亮就去那边的渔市上采买的。”
“渔民们打鱼回来,不论多少,也都会先去那集市上兜售,换些米钱。”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就能碰上您要找的人。”
“多谢小哥指点。”
小乙脸上露出笑意,从怀里摸出几块散碎银子,放在了桌上。
银子给得很足。
店小二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小乙走出酒馆,跨上马背。
午后的阳光,被厚重的云层和水汽滤过,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他调转马头,朝着那少年所指的西南方向,不急不缓地行去。
那片渔民聚集之地。
想来,便是那条浅滩了。
而他要找的裴疏鸿。
便是那条被困在浅滩里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