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崇祯将捷报重重地放在桌上,眼中精光四射,“传朕旨意,厚赏镇北军与曹变蛟部。将那名罗刹百夫长,伊万·别克托夫,押送进京!朕要亲自审问!”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愈发冰冷:“同时,命宋应星,立刻将此次战斗中,新式火铳、开花弹的表现、射程、装填速度、以及哥萨克火器的特点,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朕要知道,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弱点又在哪里。朕要确保,下一次,我们能做得更好!”
“臣,遵旨!”李若琏和一旁侍立的宋应星齐声应道。
崇祯走到那张巨大的皇舆全图前,拿起一支朱笔,在黑龙江上游的位置,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罗刹人……朕给你们一次机会。”他低声说道,像是在对地图上的那个遥远国度说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带上你们的诚意来谈判。否则,朕不介意,用你们的血,来彻底染红这条江。”
……
几个月后,北疆都护府。
一座巨大的牛皮帐篷内,气氛肃杀。
大明方面,北疆都护使、镇北军参将王大锤,以及数名文官武将肃然而立。对面,则是沙俄派来的谈判代表团。为首的,是沙俄远东公司的总监,一个名叫费奥多尔的文官。而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哥萨克百夫长伊万·别克托夫,则被五花大绑,跪在角落里,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怨恨。
崇祯的旨意很明确:不接受城下之盟,不与无名小卒谈判。要谈,就派你们的最高决策者。
费奥多尔显然被大明的阵仗震慑住了。他带来的几百名哥萨克卫兵,在看到大明那整齐划一、装备精良的仪仗队时,腿肚子都在打颤。
谈判的过程异常顺利,或者说,是单方面的宣判。
王大锤将伊万·别克托夫的供词,以及大明军队缴获的地图、物资清单一一列出,每一项都铁证如山。他告诉费奥多尔,大明已经掌握了沙俄在远东的所有据点和兵力部署,并且有能力,也有决心,将他们彻底驱逐出去。
“根据大明律法,以及我皇陛下的旨意,”王大锤的声音如同洪钟,“黑龙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所有岛屿,自古以来便是我大明固有领土。尔等罗刹人,擅自闯入,杀人越货,建寨立标,已构成严重侵略。我皇陛下念尔等远在万里,不教而诛,已属宽宏。今,限尔等在三日内,尽数退出黑龙江流域,拆毁所有非法据点。此后,不得再派一人一骑进入此地。”
小主,
“若敢违抗,”王大锤的目光扫过面如死灰的费奥多尔,“下一次,迎接你们的,将不是谈判,而是我大明‘神机新军’的铁蹄!朕的军队,会一直打到莫斯科!”
最后这句话,他特意用生硬的俄语说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费奥多尔浑身冷汗,他知道,对方不是在开玩笑。那个叫伊万的百夫长,已经是最好的例子。他连忙点头哈腰,用蹩脚的汉语说道:“是,是!我等……我等明白了!这就回去禀报总督大人,立刻撤军!立刻撤军!”
三天后,沙俄远东公司的所有人员,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黑龙江流域。他们拆除营寨,焚烧物资,狼狈地沿着来时的路返回。
北疆的雪地上,只留下一片狼藉和被彻底粉碎的罗刹人的野心。
崇祯收到了王大锤的捷报,他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是在地图上,将黑龙江流域重重地描了一遍。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但至少在这一局,大明赢了。赢回了尊严,赢回了领土,也赢得了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和平与发展的时间。
窗外,雪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个崭新的,强大的帝国,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它的獠牙,已然亮出。而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颤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