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故人星散·薪火相传

后汉异星录 凌阅闻 3292 字 4天前

“先生,”张维的声音带着一丝迟疑,打断了她的书写,“学生…有一惑。辽东疫报传来,甄夫人正竭力支撑。然《通鉴》所述‘寰宇帝国’之兼容并蓄,‘万民福祉’之理想…与辽东灾疫、乃至西域初定之地仍有强征徭役之传闻…是否…是否过于遥远?”他鼓起勇气,目光灼灼,“我等编纂此通鉴,记录文明兴替,是否亦在描绘一幅…难以企及的海市蜃楼?今时之‘寰宇’,仍是铁与血铸就,与古之帝国,其霸道本质,真有根本不同么?”

小主,

问题尖锐如刀,刺破了藏书阁内宁静的墨香。蔡琰握笔的手悬在半空,一滴墨悄然滴落在雪白的宣纸上,洇开一小团不规则的污迹。她缓缓抬起头,透过高窗,望向宫阙重重的远方。张维的问题,叩击着她内心最深处那个历史学家的灵魂。记录、分析、启蒙、理想…她编织的文明图谱,是否真的只是一件华丽的外衣,掩盖着古老帝国征伐掠夺的本质?而她自己,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在推动这场席卷全球的巨变中,究竟是文明的守望者,还是帝国扩张的辩护士?一丝深刻的迷惘,如同那滴墨痕,在她坚固的理智堤坝上悄然蔓延开。

长乐宫深处,一处连阳光也显得格外吝啬的幽静偏殿。几个时辰前,这里还弥漫着浓郁的药味。此刻,药味已被一种冰冷的、属于死亡的沉寂所取代。锦榻之上,貂蝉——柳烟的灵魂正极力压制着这具躯壳最后的本能悸动——闭目平躺,面如金纸,气息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露在锦被外的手腕泛着不祥的青灰色。

“先生,时辰快到了。”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榻边响起,是宫中专司丧仪的老内侍,垂着头,声音里带着程式化的悲戚。殿内烛火摇曳,在垂下的素白帷幔上投下幢幢鬼影。

榻边,一个穿着普通侍女衣裙、垂首侍立的女子,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这侍女,赫然是貂蝉用了几年时间秘密培养、身形样貌与自己有五六分相似、并且刻意模仿其举止神韵的替身——柳影。真正的柳烟,即将以这个身份“死去”,而柳影,将在精心布置的“悲伤过度”、“哀毁骨立”后,逐渐“恢复”,在世人眼中成为貂蝉的延续。

柳烟长而微翘的睫毛,在无人注意的角度,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只有她自己知道,那并非濒死的痉挛,而是最后一次检视这场宏大“谢幕”的准备。王允的利用、董卓的觊觎、吕布的痴缠、曹操的猜忌…在权力的漩涡中心跳了半生的惊险之舞,终于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刻。用一场精心设计的死亡,斩断所有束缚的丝线,换回真正的自由——属于柳烟的自由。她将在帝国的阴影里重生,以“未央”暗卫缔造者的身份,继续编织那张无形的情报与守护之网。这是她为自己选择的归宿,一场盛大的、无人喝彩的蜕变。一丝解脱的微光,在她紧闭的眼皮下悄然流转。

长安城繁华喧闹的西市,人流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香料、布匹、异域奇珍的气息混杂在空气中。一处临街的说书摊子周围,挤满了听客。醒木“啪”地一声脆响,将众人的注意力牢牢抓住。

“…话说那司徒王允府中,有一奇女子,名唤貂蝉!生得那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说书先生唾沫横飞,手舞足蹈,“先是以一曲天魔之舞引动虎狼相争,董卓那厮目眩神迷!后又巧施连环妙计,周旋于董贼与吕布之间,以倾城之貌为刃,柔情似水为毒!终于引得那天下无敌的温侯方天画戟倒转,‘噗哧’!亲手送他的义父兼情敌,董太师上了西天!啧啧啧,真乃女中丈夫,倾国倾城的奇女子!若非她深明大义,甘入虎穴,焉有后来曹公、刘皇叔、孙讨逆共讨国贼,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醒木再拍,“列位看官,此乃‘美人计’千古传唱,那貂蝉之名,必将流芳百世!”

人群中,一个穿着寻常粗布葛衣、头戴宽沿斗笠遮住了大半面容的妇人,安静地听着。斗笠的阴影下,看不清神情。正是借死脱身、以侍女柳影身份悄然行走市井的柳烟。听着说书人将自己那段惊心动魄、步步惊心的暗影生涯,演绎成一段充满香艳与奇情的传奇“美人计”,她只是微微抿了一下唇。世人只爱看那浮华的皮相与曲折的故事,又有几人能窥见她在那漩涡中心挣扎求存、玩弄人心于股掌之间的如履薄冰?那被当作工具利用的屈辱,那不得不以色为刃的无奈,那深埋心底对真正自由的渴望…都被这市井的演绎涂抹上了一层荒诞的油彩。一丝冰冷的嘲讽,如同细小的冰刺,在她心底悄然凝结。她拉了拉斗笠,悄无声息地退入更拥挤的人潮,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身后,说书先生的声音犹在继续,赞叹着那位“奇女子”的功绩,而那位真正的“迷雾舞者”,已经转身,走向了更深的阴影。在街角,一个看似寻常货郎的身影,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她离去的方向,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那是“未央”暗卫的接应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