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惊涛暗礁·海国宏图

后汉异星录 凌阅闻 3895 字 9天前

被他称呼为“陆师兄”的青年陆瑁,年纪稍长,气质沉稳,是航海院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他凝视着地图,眉头紧锁:“孙师弟(孙绍,孙权族侄,狂热航海派),此线横穿‘无风带’(赤道附近洋面),季风转换时节气流极端不稳!更兼海图标注不明,暗礁如鬼牙密布!一次侥幸成功,不代表次次可行!稳妥为上,还是走旧线,经占城、真腊,绕行马来半岛……”

“稳妥?”孙绍猛地一拍地图边缘,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锋芒,“前人亦言马六甲不可逾越!然江东大舶早已踏浪而行!航海院之责,非守成,乃拓新!岂能因噎废食?”他目光灼灼地扫过其他同窗,“主公常言,江东血脉在波涛!我辈当有劈开混沌的勇气!季风规律?我等正该去探明!暗礁分布?当遣快船测绘详图!”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清脆如银铃,却带着不容置疑力量的声音插了进来。

“勇气可嘉,然莽撞送死非智举。”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孙若薇(孙权长女)不知何时已站在人群外围。她今日未着华服,一身利落的靛蓝色胡服窄袖劲装,乌黑的长发结成一股粗辫垂在身后,更显得身姿挺拔,英气勃勃。她手中拿着一卷厚厚的、用油布包裹的羊皮卷,显然是刚自外面归来。一双明眸扫过地图,最后落在孙绍激扬的脸上,冷静地说道:“孙师兄欲辟新径,若薇认为可行之基有二:其一,季风转换之机,非不可测。航海院‘天象科’连日观测,结合古海志与波斯胡商带来的星图,已有‘季风信钟’(原始气压/云图观测推演的季风转换预测模型)雏形,可预警三日后风向巨变。其二,暗礁测绘,当用‘子母快蟹船’!”

她走到巨大海图平台旁,将手中油布卷小心摊开,露出一张更为精细的区域海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符号和蝇头小楷。她指着图上一处:“这是我上月随‘探海号’快船实测吕宋以北‘千礁海’所得!母船停泊安全水域,放出特制小艇‘快蟹’,其船底扁平,吃水极浅,三桨驱动,进退如风,专司穿梭于浅滩暗礁之间测绘!以红旗定深,以白旗标险,以黑旗画图。五日测绘,功效十倍于大船逡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纤细的手指有力地点在地图上那条孙绍提议的航线上:“有此二法傍身,探新路方非盲人骑瞎马!勇,当用于持筹握算之后的决断,而非一时血涌!”

一番话有理有据,更拿出了实实在在的测绘成果和方法论,顿时让原本支持孙绍的狂热学员冷静下来,也让持重的陆瑁眼中露出深思和赞许。孙绍张了张嘴,看着那张比自己更详实、方法更巧妙的测绘图,脸上掠过一丝不甘,但更多的是佩服。他毕竟年少气盛,梗着脖子道:“郡主高见!然测绘之法虽妙,终究耗时!若待万事俱备,东风已逝!时不我待啊!”

“时不我待?”

一个威严而熟悉的声音自门口传来。孙权不知何时已至,周瑜、鲁肃落后半步。他显然听到了方才的争论,目光如电,扫过这群代表着江东未来的年轻人,最后落在女儿自信的脸庞上,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欣慰。

“好一句‘时不我待’!”孙权大步走到海图中心,手指猛地戳向地图最西端那片模糊的、象征着未知的空白海疆,“锡兰?天竺?不过是中途歇脚之地!我等眼光,当及于万里之外!那绕行‘昆仑奴’之地(非洲)南端巨角,直抵‘日落之海’(大西洋)的航道!那传说中盛产黄金、象牙的‘金角湾’(好望角及以东非洲海岸)!那能绕过波斯与大秦直接贸易的‘海西秘径’!”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属于开拓者的无尽诱惑力。“探明这条航线!打通它!让它成为我江东的黄金血脉!这才叫时不我待!”

他霍然转身,目光如炬,逼视着陆瑁、孙绍等所有年轻学员:“航海院今后第一要务!集天象、水文、船艺、测绘诸科之精锐,给我把那条‘昆仑海角航路’的季风规律、沿途岛屿、淡水补给点、可能的凶险之地,推算出来!测绘出来!孤给你们最好的船!最精良的器具!最有经验的老海狗!一年!孤要看到一份能指引大舰队劈开万里波涛、直抵海西的《昆仑海角季候风涛全图》!”他的目光最后落在孙若薇身上,带着不容抗拒的期许,“若薇,此图之要,关乎江东百年国运!航海院上下,需戮力同心!你领‘远望科’,主司海图推演与季风测算!陆瑁,你领‘踏浪科’,主司新航线实地探察与测绘!孙绍!你为踏浪科先锋!敢不敢接令?!”

“敢!” “敢!” “敢!”

年轻人被这宏大的目标激得热血沸腾,连最稳重的陆瑁也涨红了脸,与孙绍、孙若薇一起,挺直了腰杆,吼声震得琉璃窗都在嗡嗡作响。

孙权满意地看着这群被点燃的年轻火焰,正欲再勉励几句,一个航海院的资深老博士却颤颤巍巍地挤上前来,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主…主公!此事…此事非同小可啊!那‘昆仑海角’,自古被视为天之涯,海之角!风暴终年不息,海怪出没,暗流噬舟!更有黑肤裸身、食人生番盘踞!古籍海志皆言,触之必遭天谴!强求此路,恐…恐非祥瑞,徒耗国力,更惹怒海神……”

“海神?天谴?”孙权豁然转身,目光如冷电般射向这位皓首老儒。他身上那股属于开拓者的狂热气势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冰冷的、来自灵魂深处的嘲弄与笃定。“博士饱读诗书,可知这天地运行,日月升沉,潮汐涨落,风暴起歇,皆有其理?而非神鬼一念之喜怒?”他抬手指向窗外港口那闪耀着金属冷光的定海塔,“那光,是海神点的?还是咱江东工匠用青铜、绞索、算出来的角度放出来的?”他又指向海图上那些清晰标注的航线,“那航线,是海神指引的?还是咱航海院的学子们,用罗盘(江东改良的指南针),观星象,测海流,一笔一划算出来、用船和人命探出来的?!”

他一步步逼近老博士,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祥瑞?孤告诉你!能劈开混沌,为我江东子孙万代开出一条黄金通途,让建业的旗帜插遍四海所能及之处!这就是最大的祥瑞!畏首畏尾,困守一隅,坐等‘天降祥瑞’?那是取死之道!”他猛地一挥手,斩钉截铁,“此事!孤意已决!航海院上下,只论成败,休提鬼神!”

老博士被这无形的威压迫得后退一步,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再不敢言。周围的年轻学员们则眼神更加炽热,主公的每一个字,都如同火种,点燃了他们心中那名为“探索未知、征服瀚海”的熊熊烈焰!江东的未来,就在这无垠的波涛之上!

夕阳熔金,将建业城西的宫阙染上一层辉煌的暖色。

孙权独自一人,站在临江的望海高台之上。身后是巍峨的宫城剪影,眼前是浩荡东去的长江,更远处,是逐渐沉入暮霭、却仿佛在召唤着他的无尽海疆。江风猎猎,吹动他未曾束冠的短发,也吹拂着他胸中激荡未平的波涛。

白日里港口塔楼的冷峻光芒、船坞中震耳欲聋的锻打声、航海院那幅巨大的寰宇海图、还有老博士眼中那顽固的恐惧与女儿眼中那纯粹的探索光芒……无数画面在他脑海中交织翻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爹。”

一声轻轻的呼唤自身后传来,带着少女特有的清越,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孙权没有回头,只是“嗯”了一声。

孙若薇走到他身侧稍后的位置,学着他的样子,凭栏远眺。夕阳的余晖勾勒出她年轻而充满锐气的侧脸轮廓。“航海院的差事,女儿接了。”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您的雄心…女儿明白。”她微微侧头,目光投向父亲那在暮色中显得异常刚毅的侧影,“海西黄金航线,若真能打通,确实能带来泼天的财富,让江东有抗衡中原、甚至超越的资本。这,是您要的,对吧?”

孙权依旧沉默,只是背负的双手微微握紧。女儿的话,像一把精准的解剖刀,剖开了他宏大战略下最坚硬的核心——利益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