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站在陶锅旁,认真地记着张轩说的时间,每当野菜煮到时间,就立刻用树枝将其捞出来,放进旁边装满冷水的陶盆里。“轩神,焯水后的野菜为什么要放进冷水里?”她好奇地问道。
“这样能让野菜保持翠绿的颜色,不会变黄,而且口感会更脆。”张轩笑着回答,“等野菜凉透了,再把水分挤干,就可以开始腌了。挤水的时候要用力,尽量把野菜里的水分都挤出来,这样腌的时候盐更容易入味,也不容易坏。”
妇女们按照张轩的要求,将焯好水的野菜放进冷水里浸泡,凉透后,用手用力挤干水分。挤干的野菜体积缩小了不少,变得紧紧实实的,颜色却依旧翠绿,看起来很有食欲。小羽等几个年轻的猎手,也主动过来帮忙挤水,虽然力气大,却小心翼翼地生怕把野菜挤烂。
接下来就是腌野菜的关键步骤——拌盐。张轩将挤干水分的荠菜放进一个大陶盆里,撒上适量的盐,然后用手反复揉搓。“揉搓的时候要用力,让盐能均匀地裹在野菜上,还要把野菜里剩余的水分揉出来,这样腌菜才会入味,保存时间更长。”他一边揉搓,一边讲解,“盐的用量要根据野菜的量来定,大概每十斤挤干的野菜,放八两盐就够了。喜欢吃咸一点的可以多放一点,但不能太多,不然会太咸,吃的时候齁得慌。”
叶学着张轩的样子,将马齿苋放进陶盆里,撒上盐,用力揉搓。刚开始,她的力气太小,揉搓得不够均匀,张轩见状,走到她身边,拿起一双干净的木筷,帮她一起搅拌揉搓。“这样用力,顺着一个方向揉,盐才能更好地渗透进去。”张轩的声音温和,叶听得很认真,跟着调整动作,很快就掌握了技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一会儿,盆里的野菜就被揉搓得软软的,散发出淡淡的盐香和野菜的清香。张轩将揉搓好的野菜放进干净的陶罐里,每装一层,就用干净的石头(提前清洗晾干)压实,直到把陶罐装满,最上面再撒一层盐,然后用陶盖密封好,用湿泥将盖沿封严。“把陶罐放在阴凉的地方,比如储物间的角落,腌上十天半个月,野菜就入味了。到时候开罐就能吃,不管是直接吃,还是用来煮菜、炒菜,都非常爽口。”
妇女们纷纷照做,将揉搓好的野菜装进陶罐,压实、密封,然后搬到储物间里。很快,二十多个陶罐就装满了腌野菜,有腌荠菜、腌马齿苋、腌蒲公英,还有腌蕨菜,整齐地摆放在储物间的角落里,和之前的鱼酱、腌肉放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盐香。
处理完腌野菜,张轩又开始教大家做干菜。干菜的制作相对简单,主要靠阳光晾晒,但也有不少讲究。“做干菜,要选择新鲜、没有病虫害的野菜和蘑菇,洗干净后,要先沥干水分,不能带太多水,不然晾晒的时候容易发霉、腐烂。”张轩指着堆在一旁的蘑菇和野菜(主要是蕨菜和笋尖,这两种野菜纤维粗,晒成干菜后口感最好),对众人说道。
他先示范处理蘑菇:将洗干净的榛蘑和草蘑放在石板上,摊开晾晒,每个蘑菇之间都要留有空隙,方便通风。“蘑菇的水分比较多,晾晒的时候要经常翻动,上午翻一次,中午翻一次,下午再翻一次,让两面都能晒到太阳,这样才能晒得均匀,不容易腐烂。”他拿起一个晒了一会儿的榛蘑,翻了个面,“大概晒个三四天,蘑菇变得干硬,用手一捏就碎,没有一点水分,就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