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二人世界的温馨

从寺庙绕去后山草甸时,雾刚好散了,阳光斜斜地铺在草地上,把去年的枯草都染得暖融融的。苏瑶把母亲绣的藏布铺在地上,格桑花的纹路在光里亮得晃眼,她拉着我躺下,草叶上的露珠沾湿了衣角,却笑得开心:“你看天上的云,飘得好慢,像不像我们在纳帕海看到的羊群,懒懒散散的?”风掠过草甸,带着淡淡的青稞香,没有了樱井美子举着相机的身影,可身边人的温度,让这份静更添了几分踏实。

离开前一天,我们又去了纳帕海。冰面还没化透,有几只候鸟落在上面,啄着碎冰玩。苏瑶掏出手机,学着樱井美子的样子把镜头拉近,嘴里小声念叨:“要是她在,肯定会说现在的光刚好,能拍出候鸟翅膀上的金边。”她拍了几张,递到我手里,指尖蹭过我的掌心:“等以后见到她,把这些照片给她看,就当我们替她多守了会儿这片湖。”

飞机降落在宁波栎社机场时,潮湿的风裹着水汽扑面而来,和香格里拉的干燥凛冽截然不同。苏瑶拉着我的手往外跑,脚步轻快得像踩在云里:“我爸说今天来接我们,他肯定买了巷口那家的糖炒栗子,热乎的,剥着吃最香!”

出了机场,远远就看见苏瑶父亲的身影,他手里拎着个牛皮纸袋,看见我们就笑着挥手,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苏瑶跑过去抱住他的胳膊,声音脆生生的:“爸,我好想你!”她父亲拍了拍她的头,又转向我,递过一袋栗子,掌心带着温度:“一路累了吧?先回家,你阿姨炖了排骨汤,炖了一下午,就等你们回来。”

车子开在去老城区的路上,苏瑶扒着车窗看,嘴里不停念叨:“你看前面那个新地铁站,我上次回来还在挖呢,现在都通了!还有那家奶茶店,以前只有鼓楼有一家,现在到处都是,不过还是老味道最好喝。”她指着窗外的高楼,眼里满是感慨,“宁波变得真快,可我还是喜欢老巷子的青石板路,下雨的时候踩上去,能听见‘哒哒’的响,踏实。”

她的家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青石板路被雨水润得发亮,墙头上爬着翠绿的藤蔓,门口挂着两串红灯笼,是过年时挂的,颜色还鲜丽。苏瑶的母亲早就在门口等了,手里攥着块干净的抹布,看见我们就迎上来,拉着我的手笑得亲切:“早就听瑶瑶说你了,这孩子,每次打电话都念叨你,快进来,排骨汤还热着,给你盛一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走进屋里,暖意裹着肉香扑面而来。客厅的茶几上摆着一盘糖炒栗子,壳子剥了半边,还有刚洗好的草莓,鲜红透亮,沾着水珠。苏瑶的母亲给我盛了碗排骨汤,汤里炖着玉米和胡萝卜,油花浮在上面,香气扑鼻:“瑶瑶总说你在外头照顾她,这次你来,可得让我们好好招待,多喝点汤,补补。”苏瑶坐在旁边,咬着草莓,笑着把自己碗里的玉米夹给我:“我妈炖的汤最香了,你多喝点,不够再盛!”

下午,苏瑶带我逛老巷。她熟门熟路地拐进一条窄巷,巷口的糖糕摊还在,摊主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围着蓝布围裙,看见苏瑶就笑:“瑶瑶回来啦?还是要两块糖糕,多放糖霜,对不对?”苏瑶点点头,拉着我站在旁边等,眼里满是怀念:“小时候我总缠着我妈来买,那时候觉得糖糕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现在吃,还是那个味道,甜到心里。”

老奶奶把热乎的糖糕递过来,油纸袋上沾着糖霜,甜得发黏。苏瑶咬了一口,糖霜沾在嘴角,又凑过来喂我,眼睛弯成了月牙:“你看这条巷子,以前没有路灯,晚上走要打手电筒,现在装了暖黄的路灯,晚上也亮堂堂的。还有那家裁缝店,我小时候的棉袄都是在那儿做的,老板娘的手特别巧,现在还开着。”她指着巷子里的老店,语气里满是温柔,“宁波发展得快,可这些老东西还在,就像根儿还在,真好。”

晚上,我们坐在阳台上看月亮。宁波的月亮比香格里拉的更柔,裹着水汽,晕出一圈淡淡的光。苏瑶靠在我肩上,手里剥着栗子,剥好一颗就喂我一颗,指尖带着栗子的暖:“我以前总怕,外面的世界太大,走得远了,就忘了回家的路。可这次回来才发现,不管宁波怎么变,巷子里的糖糕、我妈炖的汤、我爸看我的眼神,都没变。”她抬头看我,眼里映着月光,亮闪闪的,“现在有你在,就更踏实了。以后我们常回来看看,好不好?春天带你看巷子里的海棠花,夏天去东钱湖划船,秋天吃刚熟的柿子,冬天就围在屋里吃火锅。”

我摸了摸她的头发,发间沾着淡淡的皂角香,和老巷子的烟火气混在一起,格外安心。风里带着远处人家做饭的香气,还有苏瑶轻声的呢喃,这一刻,没有香格里拉的雪山湖泊,没有远方的惦念,只有身边的人,暖着的手,还有满室的烟火气。原来最好的儿女情长,从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有人陪你回家,看熟悉的巷景,吃习惯的味道,把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都过得满是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