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向前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物资分配方案:根据各路的任务特点,武器装备和补给都做了相应分配。特别是药品,优先保障伤员队伍。
安排已定,部队开始迅速整编。战士们虽然对分兵感到意外,但都坚决执行命令。最让人感动的是伤员们的表现——那些还能走动的轻伤员主动要求留在战斗部队,把转移的机会让给重伤员。
团长,让我留下吧。一个头上缠着绷带的战士恳求道,我还能打仗!
执行命令。刘肖拍拍他的肩膀,保护好伤员,同样是重要的革命工作。
正午时分,部队在三岔口分道扬镳。周文带领的伤员队伍向南而去,赵立仁的敌后分队则消失在北面的密林中。刘肖站在路口,目送着两支队伍远去。
团长,我们都安排好了。许向前前来报告,一营已经做好出发准备。
刘肖点点头,最后望了一眼青龙隘的方向。那里埋葬着一百八十九位烈士,也埋葬着特别作战团最初的辉煌。但现在不是伤感的时候,前路依然漫长。
出发!
西行的道路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为了避免与敌军主力遭遇,部队不得不选择最险峻的山路。有时一天只能前进二十里,有时则要在悬崖峭壁上攀爬。
第三天傍晚,部队在一处山洞休整。刘肖正在研究地图,突然听到洞外传来一阵骚动。
团长!团长!一个侦察兵兴奋地跑进来,我们遇到红五团的同志了!
刘肖快步走出山洞,只见一队衣衫褴褛但精神抖擞的战士正从山道上走来。为首的是一个年轻指挥员,看到刘肖后立即敬礼:
刘团长!红五团参谋长徐远山,奉命接应你们!
远山!刘肖难得地露出笑容,你们都还好吗?
徐远山的神色黯淡下来:我们团在转移途中损失很大,现在只剩不到五百人。不过听说其他部队的情况更糟......
当晚,两支队伍在山洞中会合。徐远山向刘肖汇报了各地的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海事变后,反动派在全国范围内疯狂镇压。我们很多同志牺牲了,但也有更多的人转入地下,继续坚持斗争。
湘赣边区的情况怎么样?刘肖关切地问。
杨兴同志已经在边区站稳脚跟,正在积极筹建根据地。徐远山的声音中带着希望,各地的同志都在向那里集结。总部判断,那里将成为新的革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