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论御驾亲征的重要性

这些空谈误国,剥削百姓的官员,不管无辜不无辜,他都不会放过。

就算是死,他也要把这些人拉来垫背。

想跪大清,为大清站稳脚跟效命,吃屁去吧。

崇祯时期的李自成等人同意借兵,约定崇祯辽东之战未结束,绝不向朝廷开战,否则天下共击之。

虽然朱家人都不怎么样,但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此时倒真佩服他们豁得出去的骨气。

“将军,将士们一致拥立您当皇帝,您就顺应天意吧!”

“本帅深受国恩,怎能做出此等悖逆之事?”

……

本来天幕出现后,大臣们就默认赵匡胤上位了。

可赵匡胤还是选择在陈桥驿,做出同样的政治作秀。

因为,他要成为众将士公认的“天子”,给自己的篡位寻一个无法推脱的理由。

就像王莽,众望所归的登上皇位,无可争议的成为皇帝。

【曹操是追封的,至死都是汉臣。

曹丕:我当年不想当皇帝,就是被手下逼上去的。

谁都无法拒绝从龙之功。

韩信:大意了。

北周伐齐时,杨坚还不如他弟杨整。

那个清晨,二十七岁的李世民永远站在了玄武门的阴暗角落里,一辈子不曾走出过……】

士兵:“……从龙之功什么的都是其次,主要是,咱也不知道是造反啊。”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一句话,他们不听皇帝的可能会死,但是不听将军的,当场就得死。

等他们发现是篡位时,已经上贼船了……

晚年李世民:“……悔之晚矣。”

自从武则天一事出来,他就频频在想,若他早年解决了李元吉,他跟大哥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若是没有玄武门,也不会有后来的频繁政变。

前几代君主,居然都历经多次政变,一再跌破下限,真尼玛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