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硕实际动用的股权质押杠杆已经超出了最初的计划,质押比例悄然触及了与汇丰协议中规定的预警线。
一份来自银行的风险提示函,已经静静地躺在了郑硕的办公桌上。
窗外,夏日的雷雨说来就来,乌云再次聚集。产能扩张的喜悦与财务风险的阴影,同时笼罩着快速崛起的凤凰工业。
郑硕知道,下一场风暴,或许将来自资本的博弈场。
------
时间:1974年5月27日,早上20点17分。
地点:香江中环·凤凰玩具公司老板办公室。
虽然已经是夜晚,但是办公室里依旧闷热得像个蒸笼。头顶的老式吊扇有气无力地吱呀呀转着,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根本驱不散雨季的潮湿和炎热。
墙角那台电报机突然像抽风一样,“咔嗒咔嗒”地响起来,吐出的纸带上,墨迹被空气里的湿气洇得有点模糊,带来的是一条坏消息——澳大利亚那边的代理商拒绝支付最后一笔货款。
几乎同时,窗外暴雨像瓢泼一样砸在铁皮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巨响,吵得人心烦意乱。
“哐当”一声,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霍建宁浑身湿漉漉地冲了进来,头发紧贴额头,雨水顺着雨衣往下滴,在地板上积了一小滩。
他手里紧紧攥着那张刚收到的电报,纸边都在滴答水,声音因为奔跑和激动带着明显的颤抖:
“老板!坏了!澳大利亚的S.HoffnungandCo公司……他们、他们拒付了!最后一笔八十万港币的尾款,他们说我们的墨方卡榫结构公差超标,不符合合同规定!”
郑硕正对着窗外的大雨出神,闻声猛地转过身,脸上那点疲惫瞬间扫空,一步跨过去,几乎是从霍建宁手里“抢”过那张湿漉漉的电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目光像刀子一样迅速扫过上面的英文,指尖最终死死按在“公差0.3毫米”那个数字上,来回摩挲,仿佛要透过纸背看出别的东西。
0.3毫米……这个微小的数字,像一根针,猛地刺中了他脑子里某个警报器。
他太熟悉这个误差范围了,这根本不是凤凰工业生产线精密度的问题,这分明是马家那些粗制滥造的仿货的典型特征!
他们的模具精度差,做出来的仿冒墨方,卡榫松紧度永远控制不好,公差恰好就在0.3毫米上下打转。
S.HoffnungandCo……
郑硕脑子里飞快闪过这家公司的底细。一家1851年就在澳大利亚开张的老牌进口商,路子广,信誉一向不错。
1958、59年那会儿,就成了美国Bestoys玩具的全系列代理商,目录做得厚实,从家居摆件到儿童玩具都卖,是当地有头有脸的角色。
这样的老牌公司,不会凭空赖账,更不会用这种技术细节故意找茬。
除非……除非有人给了他们无法拒绝的“证据”,或者更阴险的,有人用更便宜的仿货撬动了他们的利益。
“马家的手,伸得可真长啊……”郑硕心里冷笑一声,怒火在胸中翻腾,但脸上却像结了一层冰。
他慢慢把那张皱巴巴的电报纸在桌面上摊平,用手指狠狠抹平上面的水渍,抬头看向一脸焦急和不解的霍建宁,以及闻声围拢过来的其他几个核心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