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子棉花价钱暴涨,整个村子的棉花怕是都能够卖上一个好价钱了。
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正缓缓地行驶在金秋村的土路上。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嘎吱”声,在这宁静的乡村里显得格外清晰。
马车的一侧窗户微微敞开着,里面坐着一位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
他的目光透过车窗,凝视着车窗外那一片又一片连绵不尽的棉田。
棉田里,棉桃已经成熟,洁白的棉花像云朵一样点缀在绿色的枝叶间。
随着马车的前行,中年男子的视线也不断移动,仿佛在审视着这片棉田的每一个角落。
终于,马车停在了宋家的大晒场上。宋书宴听到声音,也放下手中的镰刀,擦了擦手,从晒粮场的一角走了过来。
当他看到从马车里走出来的是一位身穿锦衣华服的男人,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文老板?您今年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棉花还没采摘呢!”宋书宴热情地打招呼道。
文老板微微一笑,说道:“宋老弟,我今年这么早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你难道还不清楚吗?”
宋书宴闻言,心中了然,不禁笑了起来。他当然知道文老板今年这么早来村里的原因。
棉花,对于一个布商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原材料。
除了棉花,还有什么能让文老板不辞辛劳,坐上好几天的马车,特地从府城来到他们这个偏僻的村落呢?
宋家虽然不是村里种植棉花最多的,但面积也不小。而文老板只是一个小商人,能有这样稳定的棉花供应,对他的生意来说至关重要。
往年倒也没什么,即便没有宋家提供的棉花,他也可以去其他地方收购,其他的农户种的虽说少,总归是能够收得到的。
然而,今年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棉花价格暴涨,这使得收购棉花变得异常困难。
更糟糕的是,他原本计划今年要多收购一些棉花,以便能够多纺织一些棉布。
再借助岳家的一些渠道,将这些布匹卖到海上去的。毕竟,朝廷开放了海上贸易。
海上的商业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大量的银钱源源不断地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