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人口问题解决了

“如果大量吸纳那些无地灾民的话,翼州便会不缺人力了!”人群脸上露出喜色,翼州极缺劳力的情况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如今有了大量劳力过来,怎能不让他们振奋?

有了充足的劳力,翼州的基础建设就能更快推进,农业发展、工坊扩建也将迎来新的局面,庞大的互市也将更快实现。

苏文在翼州实行新政带来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

起初还有人观望、怀疑,可这些日子下来,新政所带来的气象,每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

百姓眼里有了光,吏治清明,如同初升之朝阳,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

和大梁王朝治下的州县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那些曾经只在圣贤书中读到的“民为邦本”,第一次如此真实地照进了现实。

他们从内心也认可了苏文的治理方法,是利国利民的。

不管是苏文的嫡系,还是后来被迫加入,还是重金聘用的那些官员,经过一段时间磨合之后,他们都认同了苏文带领的这个团队。

这里是一个重新诠释圣人理想的地方。

他们都是读书人,学的是圣人的治国之道。

过去的王朝一次次倾覆,吏治不清,百姓苦不堪言,圣人的教诲总在现实中碰壁。

而他们,这群心中装着圣人理想的读书人,如今正亲手在这里,以另外一种方式播种、耕耘,期待会有另外一种收获。

建设好翼州,逐渐成为了他们的梦想。

也渐渐的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家园。

他们想看看翼州在践行‘民为贵’之后,到底能繁荣、强大到什么地步。

会不会和历代王朝不一样。

“主公花钱从士绅手里买粮食赈济灾民,换取建设翼州的劳动力。”郑进感慨,“这样既有了仁德,又有实利。既救了民,又加快了翼州的建设速度。”

“一点赈灾粮就能换取大量劳动力,这应该是史上最划算的一笔买卖了。”魏辉说。

“划算什么?”杨景辉有不同意见,“你们没听东家刚才说,灾民参加劳动之后,要给他们和翼州百姓同等的工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