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皆认为朱厚烈此举实属荒唐。
杨首辅呆立当场,满脸茫然。
太后驾到!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
张太后踏入大殿,目睹高台上的情形,面色骤变。
皇上,你这是做什么?太后厉声质问。
太后莫非忘了后宫不得干政?朕行事,何须向你交代?朱厚烈毫不客气地回应。
太后强压怒火:朝政哀家确实无权过问。但皇上此举有违祖制,哀家必须管!
朕不过设个代理皇帝,何来大逆不道?
历朝历代岂有代理皇帝之说?即便皇上暂离,也断无此等荒唐安排!
朱厚烈冷笑道:规矩都是人定的。如今朕掌大权,自然由朕说了算。
若有人不服,大可来夺这皇位。若没这个本事,就都给朕闭嘴!现在朕想让谁坐这个位置,谁就能坐!
这个位子,杨首辅能坐,在座的各位也能坐。当然,前提是你们有足够的实力。有实力,就从朕手里抢。若是能力胜过杨首辅,朕也可以让你们暂代皇位!
朱厚烈这番话让张太后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反驳。
道理确实如此,皇位属于朱厚烈,他想给谁就给谁。若有人不服,大可起兵 ** 取而代之。若没这个本事,就老老实实闭嘴认命。
在旁人眼中,朱厚烈今日所为实属大逆不道。毕竟龙椅向来只有皇族能坐,当朝首辅确实没这个资格。
但朱厚烈说得也没错。规矩由人定,而制定规矩的正是当今圣上。若有人反对,朱厚烈拥有最终决定权。想要改变,除非能剥夺他的权力。
可满朝文武,无人有此能耐。即便太后亲自出面,也未能阻止此事。在朱厚烈眼中,太后地位不过尔尔。给面子是太后,不给面子便什么都不是。
此番朱厚烈回宫,彻底巩固了杨首辅的权势。放在往日,这绝非好事——首辅权力过大,朝中无人制衡。但对朱厚烈而言无关紧要。
他深信杨首辅是忠臣。当然人心易变,难保哪天杨首辅不会利欲熏心图谋皇位。不过朱厚烈自信满满:即便你杨首辅权倾朝野夺了皇位,朕照样能夺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厚烈若无法夺回,便是他能力不足,认输也无话可说。
作为穿越者的朱厚烈,思想颇为开明。他未在此时代推行社会主义、废除帝制已属难得。
朱厚烈从未考虑过日后之事。他深知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故眼下只专注当前。此刻最令他感兴趣的,莫过于统一天下、终结乱世。
至于统一后是否继续称帝,他并未细想。或许会继续执政治国,或许会让位归隐,亦或推行社会主义废除帝制。但未来之事,谁又能预料?
退朝后,百官散去,朱厚烈返回御书房。杨首辅随即前来觐见——今日之事太过离奇,他决定与朱厚烈详谈。
老臣叩见皇上,吾皇 ** !
朱厚烈淡然道:平身。
杨首辅起身作揖:皇上,老臣对今日之事甚为困惑。
有何不解?
皇上此举实在...过于荒诞。让老臣监国尚可胜任,但代行皇权...万万不可啊!杨首辅神色凝重。即便此刻坐在这个位置,他仍觉此事荒谬至极。
朱厚烈却笑道:朕原以为杨首辅眼界开阔,不拘礼法束缚,看来是朕高估你了。
闻听此言,杨首辅面露不解。
朱厚烈继续道:此事朕已深思熟虑。往后朕不会久居深宫,朝政大事恐怕都要托付于你。仅凭监国之名难以震慑群臣,唯有如此方能令百官臣服。
他语气一转:说实话,这皇位如今对朕毫无吸引力。登基后方知龙椅难坐,倒不如驰骋沙场来得痛快。若你愿意,这帝位让予你也无妨。你来做皇帝,朕当个征北大将军足矣。
杨首辅神色平静,他确实看出朱厚烈眼中已无对权位的眷恋。
当初朱厚烈不惜一切代价争夺帝位,一是与朱厚照有不共戴天之仇,二来也不甘居于人下。加之从未体验过君临天下的滋味,自然心生向往。
可真正坐上龙椅后,反倒觉得索然无味。
如今的朱厚烈既不贪图享乐,更厌倦政务,一心只想开疆拓土。若要他在两者间抉择,必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整日困在深宫批阅奏章,这样的皇帝当得实在无趣。
陛下超然物外,不为俗世所困,老臣佩服。杨首辅含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