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孤身向南,天心初问

素手挽天 烬溺 1354 字 12天前

林见素离开了迷雾幽林。

没有盛大的告别,只有木渊长老与几位核心族人沉默的相送,以及树屋内墨渊等人沉重的目光。他走得很慢,脚步甚至有些虚浮,金丹期的修为在这广袤凶险的南荒,渺小得如同尘埃。昔日可轻易催动的地行舟,如今驾驭起来都感到神识刺痛,灵力难以为继,他索性将其收起,仅凭双脚,一步步向南。

背影在郁郁葱葱、却又暗藏杀机的林海边缘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那片无垠的蛮荒之中,带着一身的伤,一腔的执念,以及一盏灯焰中心蕴藏着一线希望的引魂灯。

木灵部落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却又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压抑。圣树的光芒似乎都黯淡了几分,默默守护着棺中沉睡的苏挽月,以及留下来养伤和守护的众人。

而与此同时,远在九天之上,那片悬浮于云海之巅、由三十三座天宫组成的太上道宗内,却并不平静。

最高处的“昊天宫”内,云雾缭绕,道韵天成。皇甫峻盘坐于一方混沌色的蒲团之上,周身气息与整个天宫,乃至下方的云海星辰隐隐共鸣。他依旧是那副完美无瑕、淡漠出尘的模样,但若有大能修士在此,便能隐约察觉到,他体内那原本圆融无暇、与天道浑然一体的气息,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几不可查的滞涩。

他没有修炼,也没有处理宗务,只是静静地闭目“内视”。并非查看修为,而是审视自身那颗本应如同琉璃般纯净无垢的“天道之心”。

林见素最后那番话,那无数情感流光冲击天道规则的景象,尤其是苏挽月决然燃烧自身、将一切奉献给道侣的那一幕,如同烙印,深深镌刻在他的神魂深处,挥之不去。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

“人道,是滚烫的活着……”

“天道不仁……”

这些话语,与他自幼被灌输、并深信不疑的“天道无为,太上忘情”的核心教义,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他试图以天道法则去解析、去否定这些“杂质”,却发现,那些看似脆弱的情感,那些被他视为拖累的牵绊,竟蕴含着一种奇异而坚韧的力量,一种……他无法用现有天道规则完全解释的“秩序”。

尤其是林见素那逆向冲击天道的轮回磨盘崩碎时,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那完美无缺的天道心境,被撬开了一道微不可察的缝隙。一丝属于“人”的困惑,如同顽强的藤蔓种子,落入了这片亘古冰原。

他睁开眼,目光穿透宫殿的阻隔,望向下方那渺小却又无比广阔的紫玉星大地。山川河流,城池村落,亿万生灵在其中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以往,他视这一切为天道运转下既定的轨迹,是需要被“规范”的混沌。但此刻,他却不由自主地去“看”,去“听”。

他看到一座小城内,一对贫苦的凡人父母,将仅有的食物留给年幼的孩子,自己忍受饥饿,眼中却带着满足的光。

他看到散修之间,为了一株灵草可以生死相搏,却也有人在同伴遇险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他看到凡尘帝王,为了江山社稷殚精竭虑,也看到痴男怨女,为情所困,辗转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