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八月,太平军在平南官村大败清军,随后兵分水陆向永安州进军。韦昌辉和萧朝贵、秦日纲、罗大纲等人负责统率陆上主力。一路上,他们过关斩将,顺利抵达永安州。十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后,洪秀全开始论功行赏,进行封王建制。韦昌辉被封为“北王”,称六千岁,位居太平天国领导层第五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封王对韦昌辉来说,那可是人生的一大高光时刻。想当初,他在科举路上屡屡受挫,被人看不起,如今却成了太平天国的王爷,这身份地位的转变,简直就像坐火箭一样。他心里别提多激动了,暗暗发誓一定要为太平天国的事业好好干,不辜负洪秀全的信任。
自从1852年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相继战死后,韦昌辉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的地位就蹭蹭往上涨,成了仅次于东王杨秀清的第三号人物,开始辅佐杨秀清处理太平天国内政。
1853年,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进驻江宁(今江苏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太平天国的军政大事,基本上都由东王杨秀清主理,韦昌辉协助执行,名为“协理天事” 。
当时保卫天京指挥部就设在北王府,韦昌辉主管军事。每到敌军攻城的时候,韦昌辉就会登上高塔红望楼指挥作战,白天吹角摇旗,夜晚悬灯传令,全城太平军民都以他的号令为准。将士们一看到号令,就会先来到北王府前,听候分派前往各门拒敌。太平军将士出征的事儿,也得先由东王杨秀清决定,然后再由韦昌辉的北王府传布命令分遣军队。可以说,在军事方面,韦昌辉的权力还是挺大的。
太平天国定制后,诸王皆受东王杨秀清节制,政权由正军师杨秀清掌控。所有的军国事务,必须先禀报给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韦昌辉认为可行后,再禀奏给东王杨秀清。也就是说,韦昌辉虽然权力不小,但上面还有个杨秀清压着,大事儿还得杨秀清说了算。
这杨秀清自恃功劳大,又掌握着军政大权,渐渐变得飞扬跋扈起来。他不仅经常欺压韦昌辉,连天王洪秀全也不放在眼里,甚至还假借天父下凡,责罚天王。洪秀全虽然心里不满,但也不敢轻易发作。韦昌辉就更惨了,杨秀清三天两头找他麻烦,时不时就训斥他一顿,当众给他难堪。韦昌辉心里恨得牙痒痒,但又不敢表现出来,只能表面上对杨秀清谄媚逢迎,每次杨秀清坐轿前来,他都亲自扶轿迎接,谈论政事不到三四句,就跪谢说:“非四兄教导,小弟肚肠嫩,几乎不知道。”
1854年1月,杨秀清为了削弱韦昌辉的权力,命令他将主管军事的权力移交给自安庆返回的石达开,同时把保卫天京指挥部改到了翼王府。这还不算完,同年五月,杨秀清又命令韦昌辉前往湖北督师,可韦昌辉刚准备出发,杨秀清又私下嘱咐下属禀奏挽留他,然后临时改派韦俊、黄再兴前往湖北。八月,杨秀清再次命令韦昌辉前往湖北、安徽督师,韦昌辉刚走到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就又被调回,改派石达开前往。这一来二去的,韦昌辉就像个被杨秀清随意摆弄的棋子,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更过分的是,因为韦昌辉部将张子朋引起水营兵变,杨秀清竟然亲自到北府,当着众人的面杖责了韦昌辉几百下,打得韦昌辉好几天都下不了床。这还不算完,韦昌辉的哥哥与杨秀清妻兄争夺房屋,杨秀清知道后大怒,要杀韦昌辉的哥哥,还把人交给韦昌辉处理。韦昌辉为了讨好杨秀清,竟然说不以五马分尸处置,不足以警示众人。你说这韦昌辉得有多无奈,多憋屈啊!
但韦昌辉可不是个甘心被人拿捏的主儿,他表面上对杨秀清服服帖帖,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等待着复仇的机会。
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太平天国的形势一片大好。可就在这个时候,东王杨秀清却飘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他逼迫洪秀全封其为“万岁” ,还预定于八月他生日的时候举行受封典礼。这可把洪秀全给惹毛了,洪秀全心想,你杨秀清这是要骑到我头上拉屎啊,我才是天王,你想当万岁,那我算什么?于是,洪秀全决定除掉杨秀清。
可这事儿得找个靠谱的人来干啊,找谁呢?洪秀全思来想去,想到了韦昌辉。韦昌辉是金田首义的六王之一,而且长期受杨秀清的欺辱,对杨秀清那是恨之入骨,肯定能完成这个任务。于是,洪秀全秘密下诏,命令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回京诛杀杨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