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元文宗:兄弟情难续,权途路渐遥

第二件是“抱紧大腿”。他知道燕帖木儿是实权派,就天天给燕帖木儿加官进爵,又是封太平王,又是让他当中书右丞相,把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既然打不过,就加入”,先稳住最强的“合伙人”,再慢慢找机会。

可他没想到,大哥和世?还真信了他的话,1329年正月,和世?在漠北登基,史称元明宗。图帖睦尔这下骑虎难下了——自己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能硬着头皮去迎接大哥。三月,兄弟俩在旺忽察都(今内蒙古蓝旗)见面,图帖睦尔主动把皇帝印玺交给和世?,还当场表示“以后哥你说了算”。

《元史》里记载,和世?见弟弟这么“懂事”,挺高兴,当场就封图帖睦尔为“皇太子”,还说“以后国家大事,你也帮着参谋”。表面上看,兄弟俩“兄友弟恭”,实则暗流涌动——和世?刚登基就开始提拔自己的人,想把燕帖木儿的权力收回来,这可把燕帖木儿惹毛了。

没几天,就出大事了——元明宗和世?突然“暴毙”,《元史》里就写了一句“明宗崩”,没说原因。后世都猜测,是燕帖木儿怕自己失权,跟图帖睦尔合谋害死了和世?。不管真相如何,图帖睦尔在大哥死后,又被燕帖木儿扶上了皇位,这是他第二次当皇帝。

这一次,图帖睦尔心里更复杂了——皇位失而复得,可“杀兄”的嫌疑却甩不掉。他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追尊大哥为“翼献景孝皇帝”,还把大哥的儿子妥懽帖睦尔(后来的元顺帝)接到身边抚养,想靠这些“补偿行为”洗白自己。可他心里清楚,这皇位,从一开始就沾着“不干净”的东西。

第二次当皇帝后,图帖睦尔终于不用再“走钢丝”了——燕帖木儿虽然专权,但毕竟是自己人,朝廷里反对他的人也基本被摆平。他终于有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还顺便搞了波“元朝版企业文化建设”。

小主,

先说他的“文艺成就”。他在位期间,干了一件影响元朝文化的大事——成立“奎章阁学士院”。这地方可不是普通的“文化机构”,而是集藏书、创作、学术研究于一体的“顶级文化平台”,图帖睦尔亲自当“院长”,还邀请了虞集、柯九思这些当时的文坛大佬来任职。

他搞奎章阁,可不是“玩票”。一方面,他想靠文化提升自己的“人设”——毕竟自己是“二次登基”,需要用“文治”证明自己不是“只会夺权的莽夫”;另一方面,他也想通过奎章阁培养自己的“嫡系人才”,慢慢削弱燕帖木儿的势力。用现代管理学来说,这叫“用文化软实力,打造核心团队”。

他还亲自带头搞创作,写的诗、画的画在当时都很有名。据说他画的《万岁山图》,笔法细腻,意境深远,后来被收藏在皇宫里,成为元朝书画的“代表作”。他还命人编纂《经世大典》,把元朝开国以来的典章制度都整理了一遍,相当于编了一本“元朝公司管理制度大全”。《元史》里说,这部书“凡八百八十卷,目录十二卷”,规模堪比现在的“企业百科全书”,可见他对“制度建设”的重视。

除了搞文化,图帖睦尔在“治国管理”上也有两把刷子。他知道元朝最大的问题是“吏治腐败”,就出台了“考核制度”——规定官员每三年考核一次,不合格的直接罢免,还严禁官员“吃空饷”“收贿赂”。这波操作,相当于现在公司搞“KPI考核”,谁不行谁滚蛋,一下子就把官场的“摸鱼风气”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