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唐穆宗李恒:坑爹又坑儿的“糊涂皇帝”

这时候的李恒,终于有点害怕了。他问大臣:“为什么上天总是降灾?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大臣们趁机劝他:“陛下,您要是想消灾,就赶紧停止玩乐,专心治理国家吧!” 李恒嘴上答应,可没过几天,又忘了自己说的话,继续在宫里喝酒、打马球。

小主,

李恒天天喝酒、玩乐,身体早就被掏空了。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冬天,他打马球的时候,突然觉得头晕目眩,从马上摔了下来。这次摔得比上次严重,不仅胳膊断了,还伤到了脊椎,从此落下了病根,经常腰酸背痛,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

按理说,身体不好就该好好休养,可李恒偏不。他听人说,吃丹药能长生不老,还能治好自己的病,就像他老爹宪宗那样。大臣们劝他:“陛下,宪宗皇帝就是因为吃丹药才死的!您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啊!” 李恒却不听,说:“我爹是吃错了丹药,我找的都是好道士,肯定没问题!”

于是,他派人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得道高人”,还在宫里建了个炼丹房,让道士们日夜炼丹。这些道士其实都是江湖骗子,他们炼出来的丹药,里面全是铅、汞、硫磺等有毒物质。李恒吃了丹药后,一开始觉得精神好了很多,其实是中毒的初期反应。他以为丹药真的有效,就吃得更勤了,一天要吃好几颗。

吃了几个月丹药后,李恒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开始出现幻觉,经常看到鬼怪在宫里游荡;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杀宫女、太监;有时候还会突然昏迷,半天醒不过来。《旧唐书·穆宗纪》里记载:“上饵金石之药,处士张皋上疏切谏,上不悦。” 有个叫张皋的隐士,写信劝他别吃丹药,他反而很生气,把信扔到了一边。

他的皇后郭氏,看着他这副样子,心里很着急,天天劝他:“陛下,别再吃丹药了!再吃下去,你的命就没了!” 李恒却不耐烦地说:“你懂什么?这是长生不老药,吃了就能活一百岁!” 说完,又拿起一颗丹药,吞了下去。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正月,李恒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他躺在床上,呼吸困难,连话都说不清楚了。郭皇后赶紧召集大臣和皇子,想让他立太子。李恒迷迷糊糊中,点头同意立长子李湛为太子。《新唐书·穆宗纪》里写:“四年正月,上不豫,诏立皇太子湛。”

没过几天,李恒就因为丹药中毒太深,死在了大明宫的清思殿里。这一年,他才二十九岁,当了四年皇帝。他死的时候,嘴里还念叨着:“丹药……长生……” 真是至死都执迷不悟。

李恒的葬礼办得很隆重,但老百姓都不买账。长安城里的人,提起李恒,都忍不住叹气:“这皇帝,一辈子就知道玩,把国家搞成这样,还害了自己的儿子,真是个糊涂蛋!”

史书上对李恒的评价,更是毫不客气。《旧唐书·穆宗纪》里说他:“穆宗童昏,成德旋叛,河朔复失,盖由君德不修,臣谋匪臧故也。” 说他像个不懂事的孩子,导致成德叛乱,河朔丢失,都是因为他没德行,大臣也没本事。

《新唐书·穆宗纪》的评价更狠:“穆宗以荒淫怠政,纪纲大坏,祸及后世。” 说他荒淫无道,懈怠朝政,把朝廷的纲纪都搞坏了,还把灾祸留给了后代。

后世的历史学家,也大多把李恒当成大唐衰落的“加速器”。宪宗好不容易给大唐续了口气,结果李恒一上台,就把这口气给泄了。从他开始,大唐的皇帝一个比一个荒唐,宦官越来越专权,藩镇越来越嚣张,党争越来越激烈,大唐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有人说,李恒就是个“幸运的昏君”。他靠运气当上太子,靠运气当上皇帝,却把所有的运气都用在了玩乐上,从来没想过要对国家、对百姓负责。他的一生,就像一场荒唐的梦——醒了,就什么都没了,只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大唐。

参考《新唐书·穆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