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匈奴雄主的传奇与悲歌

公元417年,东晋的刘裕灭掉了后秦,晋军主帅刘裕进入长安后,派使者给赫连勃勃送书信,请求和好,约为兄弟。赫连勃勃心里明白,刘裕这是想稳住自己,好回去争权夺利。于是他表面上答应和好,实际上却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刘裕果然留下自己的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自己则返回东晋谋权篡位去了。赫连勃勃听闻后心中大喜,立刻出兵大举进攻关中。他的军队势如破竹,击败晋军,攻占了长安。

公元418年,在“群臣固请”下,赫连勃勃于灞上筑坛,祭告天地,正式称帝,改年号为“昌武”。此时的赫连勃勃,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夏朝疆土南界秦岭,东戎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国势达到全盛。

可登上皇位后的赫连勃勃,却逐渐迷失了自己。他变得骄横起来,统治极端残暴,嗜杀戮,视民如草芥。他常常站在城墙上,将弓箭放置左右,心有嫌怨,便动杀机,“群臣忤视者毁其目,笑者决其唇,谏者谓之诽谤,先截其舌而后斩之”。在他的统治下,人人自危,忠良卷舌,人心尽丧,儒士寒胸,军将失信。

赫连勃勃的残暴统治,不仅让百姓受苦,也让他的儿子们之间矛盾重重。公元424年,赫连勃勃想把太子赫连璝废掉,立其幼子酒泉公赫连伦为太子。这一下,可引发了一场大乱。

赫连璝听到消息后,不甘坐以待黜,他心想:“我好好的太子之位,凭什么说废就废?”于是他由长安发兵七万,北上讨伐其弟赫连伦。双方在高平展开大战,结果赫连伦兵败被杀。

赫连伦的胞兄、太原公赫连昌,一看两个弟弟打起来了,也想趁机捞点好处。他率骑一万,袭击其兄、太子赫连璝,赫连璝败被杀,其众八万五千人,尽归赫连昌所有。

赫连昌带兵回到统万城,赫连勃勃虽然悲愤不已,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封赫连昌为太子。这场太子之争,连损夏朝两根顶梁柱,令夏朝大伤元气。

公元425年,“落落神武,恢恢圣姿”的赫连勃勃因诸子争夺王位,手足相残而积郁成疾,最后郁郁而终,时年45岁,谥号武烈皇帝,葬于嘉平陵,庙号世祖。

赫连勃勃死后,他的儿子赫连昌即位。可赫连昌根本不是北魏的对手,仅仅过了两年,北魏便攻取了统万城,赫连昌被擒。之后,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虽然做了皇帝,但也没能挽救大夏的命运,最终也被北魏所擒,夏国至此灭国。

参考《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