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晋宣帝司马懿:三国最大"影帝"的逆袭之路

曹爽被堵在城外,吓得六神无主。司马懿派人劝他:只要交兵权,保你富贵。曹爽居然信了,说:我不失作富家翁。结果刚回城,就被司马懿以大逆不道的罪名满门抄斩,跟着他的何晏、丁谧等曹爽党也全被灭族,一口气杀了五千多人。《晋书》里说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可见司马懿狠起来有多不留情面。

这场政变,司马懿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从装病骗曹操,到装老骗曹爽,他用了四十一年,终于从打工仔变成了话事人。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已经是魏国说一不二的人物。曹芳成了傀儡,朝廷里敢反对他的人,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可就算这样,司马懿到死都没篡位,甚至连(权臣篡位前的标配待遇)都推辞了。

他这么做,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太懂循序渐进的道理。曹操一辈子没称帝,还不是让曹丕摘了果子?司马懿走的就是曹操的老路——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岁。他死前把权力交给大儿子司马师,嘱咐说: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这话听着像忠臣遗言,其实是在告诉儿子:别急,慢慢来。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司马师废了曹芳,立了曹髦;司马昭杀了曹髦,立了曹奂;到司马炎这儿,直接逼曹奂禅位,建立西晋。司马懿虽然没当皇帝,却被追尊为晋宣帝,成了西晋的开国之祖。

陈寿在《三国志》里没给司马懿单独立传(毕竟他是晋朝的祖宗,陈寿不敢写),但《晋书》里的评价很到位: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简单说就是:这老兄文武双全,会用人,能装孙子,该出手时就出手,简直是为乱世量身定做的终极玩家。

后人说起司马懿,总爱骂他,说他篡夺曹魏江山。可回头看看,曹操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也是这么干的?司马懿只不过是把曹操的剧本复读了一遍,还玩得更溜。

他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多能打仗,而在于活得久、看得准、忍得住。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这些牛人,全被他熬死了;曹丕、曹叡虽然不算昏君,可寿命太短,架不住他慢慢布局;曹爽这种草包,更是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要是给司马懿发个奖状,估计得写三国第一战略家——他不像曹操那样霸气外露,也不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而是像个耐心的猎人,潜伏在草丛里,等猎物露出破绽,再一箭封喉。

总之,司马懿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笑到最后的人,不一定是最能打的,但一定是最能装、最能熬的。这职场生存法则,放到今天也照样适用。

参考《晋书》《资治通鉴》《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