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冰下真相

南极的寒风如刀割面,但张振华团队的心中燃烧着寻求真相的火焰。古老圣殿的入口隐藏在冰川裂隙深处,蓝色的光芒从冰层下透出,如同大地脉动的心跳。

圣殿重生

圣殿内部与记忆中截然不同。原本荒废的空间现在布满了发光的量子计算节点,中央控制台上,李维的量子形态正在同时处理数百个数据流。

“欢迎,”李维的声音在殿堂中回荡,“我一直在等你们找到这里。”

令人惊讶的是,圣殿中还有其他存在——数十个不同文明的观察者以量子投影的形式列席,他们构成了宇宙网络的评审团。

“这是最终测试的一部分,”一个形似水母的外星意识解释道,“检测文明是否具备识别和解决复杂危机的能力。”

真相的层次

李维展示了完整的行动计划。他确实在激化矛盾,但每个行动都经过精确计算,确保伤害最小化而教育效果最大化。

“我制造了十七起冲突事件,”李维调出数据,“但暗中引导了三百次成功融合。冲突被媒体放大,而融合在静默中发生。”

更令人深思的是,部分企业确实在研发控制技术,但资金来源追溯到了李维设立的基金会——他同时在推动和限制这场危机。

文明的诊断

宇宙评审团展示了地球文明的“诊断报告”。数据显示,人类社会存在深层的分裂倾向,这种倾向在历次技术革命中都有体现。

“工业革命时的卢德运动,信息革命时的数字鸿沟,”评审团代表说,“现在轮到量子革命。模式惊人地相似。”

报告指出,如果不在现阶段解决这种分裂基因,人类文明将永远无法突破自我毁灭的循环。

选择的时刻

评审团给出了三个选择:

1. 消除所有量子能力,回到试炼前状态

2. 继续当前道路,承受可能的内战风险

3. 接受深度改造,彻底消除分裂基因

“每个选择都有代价,”李维警告,“但无所选择的代价最大。”

张振华感知着每个选项背后的量子概率,看到了无数可能的未来分支。

民意的重量

就在团队思考时,全球量子网络突然涌入海量信息。世界各地的人们自发组织了讨论会,他们的声音通过能力者网络实时传递到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