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引导,消耗更小,效果也打折扣。但这是一个进步,意味着他不必每次都耗尽心力去进行精确的实体绘制。
接着,他尝试了对多个目标进行范围性压制。他同时锁定三个在不同书架间飘荡的小型“回响”,在脑海中同时观想三个微缩的“平衡之印”,并通过银铃引导释放。
精神压力骤增,太阳穴突突直跳。三个“回响”同时剧烈波动,其中两个较弱小的直接湮灭,另一个较为顽强的也只是多支撑了几秒,在艾文追加了一点精神力后也溃散了。
范围压制,可行,但对精神力的要求和消耗呈几何级数增长。
经过一晚的反复试验和摸索,艾文对“平衡之印”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体会。它像一把极其精密而强大的武器,需要使用者拥有相应的“算力”和精神强度来驱动。威力与消耗成正比,而意念引导则可以看作是一种“节能模式”。
就在他准备进行闭馆前最后一次巡查时,他在一楼大厅的前台下面,发现了一张被折叠起来、塞在桌子腿缝隙里的纸条。
不是羊皮纸,而是普通的便签纸。上面的字迹,是林馆长的。
“艾文,
当你看到这张纸条时,说明你已经开始掌握‘印记’的力量,也说明‘它’对你的侵蚀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药茶的效果会逐渐减弱,印记的反噬会越来越强。你必须加快速度。
‘平衡之印’并非终点,它只是一把‘钥匙’的模具,或者说,是理解‘钥匙’本质的入门途径。真正的‘纯粹意义载体’,必须超越‘印’的形态,达到‘理’的境界。那是一种无需绘制、无需观想,仅凭存在本身就能维系平衡的‘概念’。
图书馆的崩溃并非唯一结局。当‘噪音’累积到极致,当‘寂静’膨胀到极限,还有一种可能——‘归零’。一切异常坍缩,一切存在抹平,包括你,包括我,包括这座建筑和其中所有不该存在之物。那将是彻底的虚无,但也是一种……绝对的平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找到‘载体’,或者……做好准备,面对‘归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