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之风,可大可小,关键看上意如何裁决。凌云试探问道:“李兄,不知太后圣意如何?下官原以为不过是罚俸申饬,未料竟与彦相同罚‘停职待勘’,且未言明期限。下官到任不过两三日便遭此际遇,实感惶恐不解。”
李清嗤笑道:“你还惶恐?那彦相贵为宰辅,与你一同停职,岂非更该投缳自尽?” 他顿了顿,低声道:“太后寿辰将至,欲斋戒静修三日,期间不见外臣,不览章奏。太后心意,为兄亦无从揣测。”
凌云无奈叹道:“如此说来,今日这酒,怕是白请了。”
李清却话锋一转,问道:“永嘉长公主殿下向来对外臣宽厚,以示礼贤下士。为何前日殿上独独对贤弟步步紧逼?而贤弟你敢与阁老抗礼,却对殿下颇显畏怯,着实令为兄费解。”
凌云只得编些理由:“这个……下官或曾想为家中子侄谋一亲卫勋官,有求于殿下。再者,殿下或亦有意‘分署文书’之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清恍然道:“分票之权,本就应操于君上。如今下移臣手,自然引人觊觎,犹如吏部铨选之权,向来争夺激烈。殿下对此耿耿于怀,倒也不足为奇。”
话至此,凌云终于问出心中积郁已久的疑问:“殿下乃金枝玉叶,不安居府邸,相夫教子,为何抛头露面,干预朝政?先帝又为何如此超格擢拔?本朝历代,未见有公主若此者,她……究竟所图为何?”
李清沉默片刻,挥退左右侍从,低声道:“此亦为兄听闻宫中些许传闻。当年先帝龙体违和,今上冲龄即位。先帝恐身后主少国疑,母壮子弱,见永嘉殿下性情刚毅,明敏果决,故托付其看顾陛下。殿下感先帝之托,岂敢不尽心竭力?莫说宫中事务,便是先帝在位时,朝中亦有一批由殿下保举晋升之臣,以为臂助,虽人数不多。”
李清所言虽简,凌云已可推想大概。先帝虑及身后,既恐权臣坐大,亦忧外戚或宗室擅权,故而选择信任自幼聪慧、且同为李姓的永嘉长公主,赋予其权柄,以护佑幼帝。在现行体制下,公主权势再盛,亦无篡逆之虞,自是让先帝较为放心之选。思及此,凌云方觉长公主诸多行事,或许并非单纯争权,更有辅弼幼帝的沉重责任。
次日,凌云前往御史台拜访沈侍御史。弹劾如潮,他希望能得到些指点或帮助。
然而沈侍御史表示爱莫能助:“监察御史百余员,皆有密奏之权,可直达天听。本官虽掌考核、差遣,亦难以强行压制言路。何况科道之中,派系繁杂,非本官一手可遮天。” 他告诫凌云:“尔当谨言慎行,洁身自好。若行得正,坐得直,何惧弹劾?”
凌云表面唯唯称是,心下却不以为然。若一生拘谨如此,在这无电无网的时代,人生还有何趣味?
临别前,沈侍御史方道出关键:“弹劾彦相者众,乃属常情。然弹劾于你者,却有些异常。”
“请大人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