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势力? 如福王李鎏?他确实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或支持的皇子而行动。但他若有此能力与胆魄,为何只在朝堂上做些不痛不痒的影射?更重要的是,若宗室所为,皇帝李淳岂会容忍?必然会掀起腥风血雨的清洗以稳固皇权,但目前朝局虽暗流涌动,表面却相对平稳。排除。
一个个可能性被提出,又被基于逻辑和现有信息逐一排除。林尘的眉头越皱越紧,感觉自己仿佛在迷雾中行走,触摸到的都是虚影。
时间在静默中流逝,虚空中的星光仿佛都凝固了。
他的思绪再次回到了起点——皇帝李淳身上。
皇帝的态度,是最大的疑点,也是推断的核心:
知情与默许: 皇帝李淳明确表示了对大皇子之死的怀疑。以帝王之尊,掌控天下,若真心要查,怎么可能查不到丝毫线索?除非……线索指向了他无法轻易动手,或者不愿去动的人。又或者,他本身就是知情人,甚至是……默许者?策划者?唯有皇帝本人,才有能力让一场发生在皇宫内的皇子“猝逝”变得查无可查,让所有线索石沉大海。
动机——权力与秘密的权衡: 皇帝有什么动机杀害自己的儿子?林尘想起了李慕白透露的,关于青木皇室血脉(青木王血)源自凤翔远亲,并能掌控灵韵金的秘密。这是王朝立国之基,不容有失。大皇子之死,是否与这血脉有关?与那危险的“涅盘”计划有关?
可能一:清除隐患。 大皇子是否可能发现了“涅盘”计划的真相,或者其自身血脉出现了某种不可控的异变(如同天工苑实验体),成为了必须清除的“隐患”?为了维护王朝稳定和这个核心秘密,皇帝李淳可能不得不“壮士断腕”。
可能二:权力平衡。 大皇子是否势力坐大,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威?或者其存在阻碍了皇帝真正的布局?帝王心术,深不可测,为了维护皇权的绝对稳固,牺牲一个儿子并非不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能三:为继承人铺路? 李慕白在此刻回归是巧合吗?还是皇帝李淳早已属意于他,大皇子成了绊脚石?虽然李慕白看似势单力薄,但或许皇帝看中的正是他的“纯正”或某种特质?
能力与便利: 在整个青木王朝,还有什么地方比皇宫更便于行事?还有什么力量,能比帝王本身的意志和掌控的资源更能掩盖真相?皇帝李淳拥有绝对的动机、能力和便利来完成这件事,并能将其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虎毒不食子”的伦常在绝对的权力与核心利益面前,或许不堪一击。林尘回忆起朝堂上皇帝李淳那模糊在冕旒之后的表情,那平静无波却掌控一切的声音。那份帝王心术,深如渊海。
所有的线索,在经过层层剥离和理性分析后,似乎都隐隐指向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尽管这个结论惊世骇俗,但却是排除所有其他可能后,最符合逻辑和现有信息的一个。
这个结论太过沉重,太过大逆不道。一旦说出口,便再无转圜余地。
林尘的呼吸变得有些沉重。他抬起头,望向那团变幻不定的光晕,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冷漠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