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峰1号阵地已被我部占领,残敌退守2号阵地!”
“左翼54军报告,已攻克敌3号高地,击退敌营级反扑一次!”
“右翼61军报告,牵制任务完成,敌无法抽兵!”
“我军坦克营报告,损失坦克8辆,击毁敌坦克3辆,摧毁火力点无数!”
“美军炮火猛烈,我步兵冲击受阻,请求炮兵进行压制射击!”
邵明珠的大脑飞速运转,根据战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不断调整部署:
“命令炮兵集群,集中火力,压制敌军纵深炮兵阵地,特别是155毫米榴弹炮群!”
“命令预备队坦克连,前出支援主攻方向,加强突击力量!”
“通知空军,优先打击敌军物资补给线和预备队集结地!”
“告诉各攻击部队,不要吝啬弹药!步兵紧贴坦克,用炸药包、爆破筒解决坚固工事!”
他的指挥,沉稳、果断、高效,充分发挥了志愿军在兵力优势、火炮数量、突击决心和近战勇气上的长处,同时尽量规避在通讯时效、技术装备细节和空中绝对优势方面的短板。
上午8时许,战局出现决定性转折!
在绝对优势炮火(尤其是喀秋莎的二次齐射)和步兵不惜代价的连续猛攻下,上浦防核心高地的主峰阵地,终于被X军突击部队完全占领!红旗插上了主峰!与此同时,两翼的54军和61军也成功达成了预定作战目标,牢牢牵制住了敌军!
美军见核心阵地失守,且两翼被牢牢钉住,意识到反击无望,为避免更大损失,开始在后继炮火掩护下,有序向后撤退。
“报告军长!上浦防主峰及周边支撑点,已全部被我军控制!敌军正在溃退!” 参谋长祝平激动地报告。
邵明珠长长舒了一口气,但脸上没有丝毫放松:“命令部队,立即转入防御,抢修工事,布置雷场,防敌炮火报复和空中轰炸!后勤部门,全力前送弹药、食品和抢救伤员!统计战果和损失!”
他走到观察口,望着远处那片被炮火彻底犁过、硝烟仍未散尽的焦土,心中充满了震撼、疲惫和巨大的责任感。这场由他主导的进攻战役,初步达成了战略目标,展现了志愿军焕然一新的战斗力,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付出了血的代价。
上浦防战役,以其庞大的兵力、强大的火力、复杂的协同和惨烈的过程,震惊了“联合国军”司令部!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善于防御,同样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现代化、诸兵种合成的凌厉进攻!这场胜利,如同重重一拳,砸在了板门店的谈判桌上,为最终停战协议的签署,增添了至关重要的砝码!而邵明珠的名字,也因成功指挥此战,载入了共和国军史的铁卷丹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