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老总的召唤

天空中,来自华北空军司令部的拉-9战斗机和图-2轻型轰炸机编队,准时出现在战场上空!战斗机进行俯冲扫射,模拟对地攻击,轰炸机则投下训练弹,对残余火力点进行补充打击!虽然投下的是不会爆炸的训练弹,但飞机低空通场的巨大噪音和气势,依然极具震撼力!

步坦协同的精髓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坦克冲击的同时,搭载着步兵的嘎斯-51卡车紧随其后,在冲击队形侧翼停下,步兵们迅速跳下车,以坦克为移动掩体,交替掩护,迅猛突进!无线电里充斥着各攻击分队简洁有力的报告声:

“泰山!泰山!黄河一号突破一线阵地!”

“长江呼叫炮兵!请求压制左翼三号高地!”

“坦克三连遭遇反坦克壕!工兵前出!”

整个演习场,枪声(空包弹)、炮声、炸弹模拟爆炸声、坦克轰鸣声、飞机呼啸声、官兵的呐喊声、无线电的指令声……交织成一曲现代战争的狂暴交响乐!硝烟弥漫,尘土飞扬,七万多人、数百辆坦克装甲车辆、上百门火炮、数十架飞机组成的强大攻击力量,展现出的是一种摧枯拉朽、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演习的动静实在太大了!沉闷而持续的炮声,清晰地传到了北京城内! 不仅西郊的居民能听到,甚至连故宫附近都能隐约感受到那种来自大地深处的震动感!

小主,

一些有经验的老兵或部队家属,立刻听出了门道:

“这不是打雷!这是重炮!起码是105毫米以上的大家伙!听这密度,至少是师属炮群齐射!” 一位退役的老兵肯定地对周围疑惑的邻居说。

“乖乖!这得是多少门炮一起开火啊?咱们的队伍,现在这么阔气了?” 人们既惊讶又自豪。

而在守卫北京城的卫戍部队驻地,气氛则更加不同。许多官兵站在营房外,神情凝重地听着西方传来的隆隆炮声。他们能更专业地判断出这炮火的规模和强度。

一名年轻的哨兵对班长说:“班长,这动静……也太大了吧?听说是在西边演习,这炮火,感觉比当年打太原的时候还猛!”

班长咂咂嘴,眼神中带着一丝敬畏,也有一丝莫名的担忧:“何止是猛!这是要翻天啊!你听这炮声,又密又沉,还夹杂着‘喀秋莎’那种独有的鬼哭狼嚎!X军这次是动了真格的了!”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嘿,我说,这么大动静,天天这么震,可别把咱们北京城的‘龙脉’给震塌了吧?” 这话引得周围的战士一阵低笑,但笑声中也带着对那股强大力量的直观感受和一丝难以言喻的震撼。

激烈的攻防演练持续了整整一个白天。当夕阳西下,演习指挥部宣布演习圆满结束时,整个战场渐渐归于平静,只剩下硝烟缓缓飘散。

邵明珠站在指挥所外的高地上,用望远镜眺望着满目疮痍但又标志着胜利的演习场。虽然他疲惫不堪,嗓子沙哑,但脸上却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总指挥,演习数据初步统计出来了。” 作战处长兴奋地报告,“炮兵火力准备精度超过预期,步坦协同突破速度比训练大纲要求快了百分之十五,空军支援申请到抵达平均时间控制在八分钟以内!各部队配合默契,战术目标全部达成!”

“好!” 邵明珠重重一拳砸在面前的沙袋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听着耳边似乎还在回响的炮声,望着远处北京城依稀的轮廓,心中豪情万丈:“老百姓说光打雷不下雨?他们不知道,我们这支军队,已经练就了呼风唤雨、雷霆万钧的本事!这雷声,就是保卫和平的最强音!”

这次代号“惊雷”的大演习,以其空前的规模和实战化程度,极大地检验和锻炼了X军的现代化合成作战能力,也在不经意间,向首都人民展示了一支脱胎换骨的钢铁雄师的赫赫声威!虽然引来了一些“龙脉”之忧的戏言,但更多带来的是无比的安全感和自豪感。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院子里,葡萄架已经爬满了藤蔓,投下斑驳的光影。小石桌上摆着一壶清茶,几碟干果。难得的休息日,邵明珠脱下了常穿的军装,换了一身舒适的便服,正和刘念,以及前来串门的冯楠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气氛悠闲而温馨。赵刚是个工作狂,这个点还在军区大院政治部加班,家里只剩下他们三人享受这难得的清净。

刘念削着一个苹果,脸上带着满足的浅笑,听着冯楠讲着学校里的趣事。邵明珠则放松地靠在藤椅上,微闭着眼,享受着这久违的安宁。朝鲜战场的硝烟、演习场的喧嚣,仿佛都已远去。他甚至有些惬意地想,如果日子能一直这样平静下去,该多好。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吉普车刹车的声音。紧接着,邵明珠的机要秘书郑波神色匆匆地快步走了进来,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急赶。

“参谋长!可算找到您了!” 郑波看到邵明珠,明显松了口气,但脸上的急切未减。

邵明珠睁开眼,坐直身体,眉头微蹙。郑波是他身边最稳重的人,如此匆忙,必有要事。刘念和冯楠也停下了交谈,看了过来。

“郑秘书,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邵明珠问道,语气恢复了工作时的沉稳。

“首长,志司的紧急电报!刚到的!” 郑波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封着火漆的信封,双手递上,补充了一句,“是彭老总亲自签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