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参谋长,这话是不是有点夸张了?”一位姓郑的师长忍不住质疑。
“一点不夸张,郑师长!”邵明珠语气斩钉截铁,“我给大家算一笔账:美军一个步兵营,标配重机枪、迫击炮自不必说。其营属火力连,拥有至少4-6门81毫米或107毫米重型迫击炮!其团属炮兵连,拥有105毫米榴弹炮!这还只是陆军常规配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顿了顿,让信息消化一下,然后继续抛出让所有人头皮发麻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美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其战术空军(P-51野马、F-80流星喷气式战斗机)随时可以呼叫,对地面目标进行扫射和轰炸!其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机(如F4U海盗式)也能提供支援!此外,他们还有师属、甚至军属的155毫米重型榴弹炮群!”
邵明珠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脸色凝重的将领:“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伏击战法,等敌人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就猛烈开火,试图‘扎口袋’。那么,接下来我们会面临什么?”
他自问自答,指挥棒在地图上划出恐怖的轨迹:“美军反应速度极快!其先头部队会立刻就地构筑环形防御工事,呼叫炮火支援!几分钟内,我们伏击阵地的准确坐标就会遭到敌人105毫米甚至155毫米重炮的覆盖性射击! 同时,天空会出现成群的美军飞机,对我们缺乏防空能力的集结地和后方通道进行狂轰滥炸! 到那时,不是我们包围敌人,而是我们的伏击部队在敌人绝对优势的火力下被‘反伏击’!伤亡会极其惨重,甚至可能被敌人后续部队反包围!”
地下室内鸦雀无声,只有邵明珠的声音在回荡,描绘出一幅残酷而真实的画面!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们,虽然没跟美军交过手,但凭借丰富的战争经验,完全能想象出那种被钢铁和烈火覆盖的绝望场景!原先主张打传统伏击的师长,额头也渗出了冷汗。
“那……照你这么说,这伏击还打不成了?”梁光涛眉头拧成了疙瘩。
“要打!但打法必须变!”邵明珠的指挥棒再次重重敲下,语气变得无比坚决,“我的建议是:变‘拦头、截尾、斩腰’的传统伏击,为‘放头、掐尾、打侧翼、分割围歼’的新式打法!”
“放头?掐尾?”赵刚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对!”邵明珠详细解释道,“第一,要敢于‘放头’! 不要过早惊动敌人的先头部队,特别是他们的坦克和侦察分队。让他们过去,让他们感觉‘安全’。第二,要狠准‘掐尾’! 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和火力,突然猛击敌人的后勤辎重部队、炮兵阵地、指挥机关这些相对脆弱、却又至关重要的部位!打掉他的尾巴,他就首尾不能相顾!”
“第三,最关键的是‘打侧翼,近身绞杀’!”邵明珠的声音提高,“在掐断敌人后路的同时,伏击主力部队不要急于在远距离开火,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夜暗、不良天气和复杂地形,隐蔽接敌!敢于刺刀见红,直接冲入敌阵,和敌人搅在一起! 进行白刃战、手榴弹战!”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大家:“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只要我们和敌人距离足够近,混战在一起,美军的重炮和飞机就失去了作用!他们不敢对自己人开炮!他们的飞机在天上干着急! 而我们,则可以发挥夜战、近战的优势,用刺刀和手榴弹解决战斗!”
“妙啊!太妙了!”参谋长许立山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站起来,“放头掐尾,近身绞杀!这简直就是为美军量身定做的打法!明珠,你这一手,把敌人的长处变成了短处,把我们的短处变成了长处!”
梁光涛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极度兴奋和狠厉的光芒,他哈哈大笑,用力拍着邵明珠的肩膀:“哈哈哈!好小子!真他娘的是个天才!放他狗日的先头部队过去,专打他的软肋后勤和指挥部!然后冲上去跟他抱在一起打,让他的飞机大炮干瞪眼!这主意太绝了! 就这么干!老子看这办法行!”
赵刚也连连点头,眼中充满了赞赏:“明珠同志的分析非常深刻,建议极具针对性!这不仅是一个战术,更是一种思维上的突破!让我们对即将面对的敌人有了清醒的认识,也找到了克敌制胜的钥匙! 我完全同意明珠同志的意见!”
原先质疑的郑师长也心悦诚服地说:“邵副参谋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这心里总算有点底了!知道该怎么跟这帮美国少爷兵玩了!”
邵明珠谦虚地摆摆手:“各位首长过奖了。这只是基于敌人特点的一些想法。具体作战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但核心原则就是:避其锋芒(火力),击其要害(指挥、后勤),扬我之长(近战、夜战),速战速决!”
“说得好!避其锋芒,击其要害,扬我之长,速战速决! 这十六个字,就是咱们X军入朝初战的指导方针!”军长梁光涛一锤定音,“参谋部立刻按照这个思路,细化作战方案!各部队抓紧进行针对性训练,特别是夜间穿插、近战格斗!我们要让美国佬好好尝尝,咱们中国军队的‘热情招待’!”
这次军部会议,因为邵明珠超越时代的见解,为X军乃至后续入朝的志愿军部队,奠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美军特点的经典战术基础。一股自信而坚定的战斗决心,在军指挥部弥漫开来。利剑已然出鞘,只待一声令下,便将给骄横的“联合国军”以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