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坐车,就这么沿着街道慢慢走着。邵明珠一边走,一边给刘念指点着路边的老字号、有名的胡同,讲述着一些老北京的典故和趣闻。刘念听得津津有味,看着身边这个对北平了如指掌、侃侃而谈的男人,心里充满了甜蜜和崇拜。

走了一会儿,邵明珠没有直接带她去最热闹的杂耍场,而是拐进了一条相对安静但人流依然不少的街道。

“念念,咱们先不去看杂耍,我先带你去个好地方!”邵明珠神秘地笑了笑。

“什么地方呀?”刘念好奇地问。

“鸟市!”邵明珠指着前面一片人头攒动的地方,“北平人最爱逛的地方之一!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果然,越往前走,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股特殊的、混合着鸟羽、饲料和木质鸟笼的清香气味。耳边也渐渐被各种清脆悦耳、婉转悠扬的鸟鸣声所充斥,叽叽喳喳,啾啾呖呖,如同走进了一个天然的音乐会。

走进鸟市,眼前的景象顿时让刘念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忍不住轻轻“哇”了一声。

只见街道两旁,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鸟笼。有挂在架子上的,有放在地上的,有拎在手里的。鸟笼的样式更是千姿百态,看得人眼花缭乱。

邵明珠如数家珍地给刘念介绍着,语气里带着北平人的讲究和热情:

“念念你看,这种细长条、做工特别精巧,笼条一共72条的笼子叫‘京笼’,是咱们北平本地师傅做的,最适合养红子、贝子这种小巧玲珑的鸟。”

“那边那种瓜皮形的笼子是‘川笼’,从四川那边传过来的,养绣眼儿最合适。”

“还有那种方方正正、带着雕花的,是‘南京笼’,讲究的是个文雅气……”

“喏,那边还有更花哨的,雕龙画凤的,那是‘广州笼’,南边来的,样式最是繁复漂亮!”

刘念看着那些用细竹、紫檀、黄杨木等各种材料制成,有的还镶嵌着象牙、玳瑁,雕刻着精美图案的鸟笼,简直叹为观止。她没想到,一个装鸟的笼子,竟然能有这么多学问和讲究!

更让她惊奇的是笼子里那些活蹦乱跳、羽毛艳丽的鸟儿。

邵明珠指着一种体型小巧、背部棕黑、腹部灰白、叫声特别清脆连贯的鸟说:“这是‘红子’,学名叫沼泽山雀,是老北京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