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得无比畅快,仿佛已经看到金山银山堆满他的国库。而我,在他眼中,从一个需要警惕的“智囊”,彻底变成了一个可以放心使用的“钱袋子”。
我也配合地露出“如释重负”和“得遇明主”的笑容:“必为将军效力!”
这一刻,车厢内充满了“坦诚相待”、“一拍即合”的和谐气氛。当然,这和谐之下,是各自心照不宣的算计和野心。
只有我、他,以及车外看似眼观鼻鼻观心、实则必然听清了车内对话的严庄,还有我早已通过气了的师父李白,知道这场交易。至于其他人,包括史思明,只会以为安禄山是礼贤下士,依依不舍地送别我这个“钦差”。
马车停下。我躬身告辞,下了车。
安禄山从车窗探出硕大的头颅,用力挥手,脸上堆满了“真诚”的惜别之情:“贤侄!一路保重!俺在范阳,等你佳音!”
“将军留步!哲,告辞了!”
我的那辆青布马车,在数名安禄山派出的“护卫”陪同下,缓缓启动,驶离了范阳地界。
直到那座森严的巨城彻底消失在视野尽头,我才真正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范阳之行,暂告一段落。前路,仍在长安。
一路无话。归心似箭,行程自然快了许多。马车轱辘压过官道,发出的单调声响,此刻听来也像是归家的号角,催着我们往那座天下雄城奔去。
当我们风尘仆仆,人马皆疲地赶回长安城下,看到那熟悉的高大城墙和鳞次栉比的繁华街市时,连日赶路的倦怠仿佛瞬间被冲刷干净。
就连一向沉默寡言、面色如同花岗岩的阿东,牵着马缰绳的手似乎都放松了些,那双看惯风雨的眼睛里,也微不可察地掠过一丝暖意,软化了几分那惯常的冷硬线条。
月娥更是激动得几乎半个身子都探出了车窗,小脸兴奋得通红,指着那巍峨的城楼,声音都带着雀跃的颤音:“老爷!快看!我们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那架势,若非我手快拉着她后衣襟,只怕这轻功了得的小姑娘真要一跃而出,直接飞上那城墙垛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安城依旧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我们的马车穿过熙攘的东市,绕过开化坊的幽静小道,终于,在那扇熟悉的、挂着“李府”匾额的黑漆大门前缓缓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