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妹!杨国忠拍案而起,案上茶盏跳了一下,你眼里就只有杨家那点私利吗?
眼看争执愈烈,驸马杨锜突然起身。他身着浅绯色圆领袍,腰间玉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各位长辈,杨锜拱手道,国忠兄所言看似削弱我弘农杨氏,但这也是大唐必走之路。国盛才能家强,别的世家一样得遵从此政策。驸马的政治觉悟就是不一样,我心暗道。
杨铦紧接着站起,平日沉默寡言的他身着墨绿色官服,今日却格外坚决:我同意驸马的观点。大唐看似盛世,实则千疮百孔。若再这样下去,国之不国,何来世家?
杨国忠看着两个不同观点的阵营,一阵挠头。以杨氏三夫人为首的反对派和以杨铦、驸马为首的赞成派针尖对麦芒,争执不下。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杨玉环轻轻放下手中茶盏。瓷器与檀木相触,发出清脆的一声。
我赞同。
短短三个字,却让厅内瞬间鸦雀无声。虢国夫人张着嘴,话卡在喉咙里。所有人都看向这位杨家最尊贵的女子,她只是静静坐着,目光如水。
我看了看厅中众人,又看了看杨玉环。心道,这就是地位,有地位才有话语权。
杨国忠也感激地看了眼杨玉环,深吸一口气:诸位,我又如何不知此事会让诸位丢失大笔财富?但若要弘农杨氏能够成为百年甚至千年世家,不舍怎会得?国富才能民强,民强才能国盛。没有大唐的兴盛,杨氏又算什么?
厅内安静得能听见窗外雀鸟的啁啾。两位白发老者——杨玄璬和杨玄珪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杨玄珪颤巍巍站起,手中拐杖在地砖上敲了两下:依国忠之见,无需再多言。家族之事依附于国,国盛了杨氏自然更好。这个道理不必我解释。
最后,两位老者杨玄璬、杨玄珪对视一眼,点点头。杨玄珪站起身来,这位家族长老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就依国忠之见,无需再多言。家族之事依附于国,国盛了杨氏自然更好,这个道理不必我解释。国忠还有何其它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国忠微笑站起身:没有了。那就都散了吧!各自回去打算。
虢国夫人脸色瞬间煞白。她猛地站起,衣袖带翻了茶盏,褐色的茶水在案几上漫开。
好!好得很!她目光如炬的瞪着我,声音发颤,你们一个个都被猪油蒙了心!说罢转身就走,腰间禁步乱响,在门口险些绊倒。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告辞。毕竟家族长者以及地位最高的人已经发话,不愿意也只能照办。杨铦临走时拍了拍杨国忠的肩膀,低声道:三妹性子烈,我去劝劝。
待众人散去,议事厅只剩我、杨国忠和杨玉环三人。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子游,杨国忠长舒一口气,多亏你提醒我循序渐进。若按我原先打算直接上奏,怕是...
杨玉环突然轻笑一声:堂兄如今都学会听人劝了。她转向我,眼中带着探究,子游,这说这新政真的能救大唐吗?
我正欲回答,忽听外面一阵骚动。管家老赵慌慌张张跑进来:相爷,不好了!虢国夫人出府时…,”老赵顿了顿,“见东西就砸,您的……。”
杨国忠不等他说完,便皱眉道:随她去吧!她的性子向来如此,过几日便好,不过是几件玩意罢了。
我却有不祥预感。历史上虢国夫人骄纵跋扈,最终在马嵬坡被乱军所杀。如今剧情早已偏离原轨,但某些人的命运,似乎仍在沿着既定的轨迹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