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扇子回到前院,一路之上回忆着天宝九载之后的诗词。此刻的李冶已经等在门口了。她手里撑着一把油纸伞,伞面上绘着几枝红梅,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走吧,她朝我招招手,带你见识见识真正的江南。
出了李宅大门,眼前的景象让我彻底惊呆了。这是一条宽阔的石板路,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好像现代的大集收摊场面。
行人穿着各式古装来来往往:有挑着担子吆喝的小贩,有骑着高头大马的官员,还有几个深目高鼻的胡商牵着骆驼慢悠悠地走过。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混合着不知何处飘来的琴音,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
这...这也太真实了...我喃喃自语,眼睛都不够用了。每一处细节都栩栩如生,比任何影视城都要真实百倍。我甚至能闻到路边摊煎饼的油香,听到布庄里量布的伙计报尺寸的声音。
李冶拽了拽我的袖子:发什么呆?先去吃早食。你这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早市都快散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心暗道:大姐!这怪我吗?我也想早起早睡身体好,有本事别拉着我喝酒,我可还是个学生。
她带我来到一家小店,门口支着几张矮桌,已经坐了不少食客。老板娘是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见到李冶就热情地招呼:李娘子来啦!这位郎君是?
我家的远房亲戚,刚到咱们乌程。李冶随口答道,接着有嘱咐那老板娘,他可是从岭南来的,多上些咱们本地的特色。
岭南啊!老板娘夸张地惊叹,那是不是很远的地方啊!快请坐吧,我给你们上最好的!
听着老板娘的话,我这心里就不痛快。怎么从岭南来就被瞧不起吗?那可是现代中国最富的地方,没见识。
我学着李冶的样子,在一张矮桌对面跪坐下来。我别扭地调整着姿势,这种坐法对我这个现代人来说简直是酷刑。李冶看我龇牙咧嘴的样子,忍不住偷笑,眉目间是那么精致而洒脱。
很快,老板娘端上两碗热气腾腾的粥和几样小菜。粥是白粥,但香气扑鼻,上面撒着些翠绿的蔬菜。小菜有腌萝卜、酱黄瓜。随后又端上一碟金黄色的圆形面食。
尝尝这个,李冶推过来那碟金黄色的小饼,乌程最有名的胡饼。
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里柔软,带着芝麻和某种香料的香气,好吃得让人想哭。
好吃!我由衷赞叹,立刻狼吞虎咽起来。
李冶托着腮看我吃,眼里带着笑意:慢点,没人跟你抢。
你不懂,我嘴里塞满食物,含糊不清地说,这可是正宗的唐代美食!在我们那...呃,在岭南可吃不到这么原汁原味的东西啦。现代的食品,除了添加剂就添加剂。从埋进地里就开始。专家说地里没有添加剂?别搞笑,去查查化肥是什么?
岭南没有胡饼吃?她疑惑地问,一边小口啜饮着粥,姿态优雅得像个大家闺秀——虽然她本来就是。
我意识到自己的话语中有漏洞,赶紧的找呗回来,也不能太寒酸了,我们那当然有,而且什么饼都有,但是天天吃不也吃腻了。就跟你吃乌程的胡饼感觉一样。
李冶果然赞同的点点头,接着说道:一会吃完了,先带你去看看乌程最热闹的西市,那里什么稀奇玩意儿都有。接着再去太湖边走走,这个时节湖边杨柳依依,最适合赏景儿。她顿了顿,对了,你会划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