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定策禁中:光决立昌邑王贺

汉阙惊澜 桃园山人 1531 字 12天前

不是商议,不是讨论,而是宣告!

密室内本就凝滞的空气仿佛瞬间冻结!田千秋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愕;张安世握着帛书的手指微微收紧;杜延年目光一闪,若有所思;宗正刘德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

霍光不给任何人开口质疑的机会,他抬起头,目光如电,直刺众人,声音沉稳而充满压迫感:

“理由有三!”

“其一,血脉亲疏!昌邑王乃武帝嫡孙,孝武皇帝血脉,承继大统,名正言顺,无可指摘!”他首先祭出“名分”的大旗,堵住所有基于血缘的异议。

“其二,年龄合宜!年十五,已非懵懂幼童,可习帝王之道;然亦未及弱冠,正需贤臣辅弼,导其向善!”他将“易于引导”的潜台词,包裹在冠冕堂皇的“辅弼”之中。

“其三,根基浅薄!昌邑国僻处东方,刘贺久居藩邸,于长安朝堂无根基,无党羽!其母族李氏,衰败已久,不足为虑!此等新君入朝,方能虚心纳谏,倚重辅政老臣,不致被宵小所惑,重蹈…覆辙!”他巧妙地将上官桀、桑弘羊的“覆辙”阴影投射出来,暗示一个根基深厚、成年有主见的君主可能带来的危险。

最后一点,如同精准的投枪,刺中了在座所有重臣心中最隐秘的担忧——谁不害怕再来一个难以控制的成年皇帝?尤其是经历了霍光多年权倾朝野之后,一个“根基浅薄”、“倚重老臣”的新君,无疑是最符合他们自身利益和权力结构稳定的选择!

小主,

霍光锐利的目光扫过田千秋、杜延年、张安世三人,这三位他最核心的臂膀:“丞相、太仆、光禄勋,尔等以为如何?” 语气虽是询问,但那眼神中的威压,分明是不容置疑的命令。

田千秋苍老的脸上神色变幻,最终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他深知,霍光心意已决,此刻任何异议都如同螳臂当车,徒增祸患。他缓缓起身,对着霍光深深一揖:“大将军…老成谋国,虑事周全。昌邑王…确为合宜之选。老臣…附议。”

杜延年紧随其后起身,声音沉稳:“大将军所虑深远。昌邑王年岁合宜,根基浅薄,正需柱石老臣匡扶。臣…附议。”

张安世看着霍光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又看了看手中那份名单上“刘贺”的名字,心中那丝对“易于掌控”背后隐患的忧虑,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下被强行压下。他深吸一口气,也躬身道:“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