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江翊的笔记本被风吹落在她脚边

香樟树的叶子被秋阳晒得半卷,边缘泛着浅黄,像被人用剪刀细细修过的花边,叶脉在光里透着点红,像藏了点未褪尽的夏意。风过时,叶尖的影子在地面上扫来扫去,像支没蘸墨的笔,在青石板上画着无人能懂的诗,笔画歪歪扭扭,却带着种自在的韵律。林溪蹲在石桌旁整理历史笔记,指尖刚压住“启蒙运动”那页,纸页上伏尔泰的铜版头像被风吹得微微颤动,卷发的阴影在纸上晃来晃去,仿佛要从纸上走下来,跟她讨论“天赋人权”。一阵风突然卷着香樟叶扑过来,吹得纸页哗哗作响,有片叶子径直落在她的笔记本上,叶脉里还沾着点晨露,洇出小小的湿痕,把“理性主义”四个字的边角晕成了浅灰,像给这庄重的词汇镶了圈温柔的边。

“风怎么突然变大了?”她抬手按住被吹得掀起的纸页,指腹蹭过粗糙的纸纹,那是翻了太多次留下的痕迹。目光越过石桌,看见江翊坐在不远处的香樟树下。他背靠着树干,树干上有块斑驳的树皮,露出里面浅棕色的木质,像块被岁月磨亮的琥珀。膝盖上摊着本物理笔记本,封面是深蓝色的,印着褪色的“物理竞赛专用”字样,边角被磨得发毛,露出里面的白色纸芯。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写着,黑色的笔帽夹在耳朵上,被风一吹,晃悠悠地要掉下来,像只停在耳垂上的小甲虫,翅膀还在轻轻扇动。

苏晓晓抱着地理图册跑过来,草莓发绳被风吹得贴在脸颊上,发绳上的小草莓蹭着她的颧骨,有点痒。她抬手把发绳拽到耳后,露出泛红的耳根:“陆知行去买奶茶了,说要给我们带‘文科特调’——加双倍芋圆的那种,他还跟张叔说‘要甜得能记住知识点’,”她把图册往石桌上一放,封面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被风吹得掀起一角,露出里面热带雨淋的绿色色块,像块被风吹起的绿绸缎,“你看江翊,刮风都影响不了他做题,上次我在他旁边唱了首《历史朝代歌》,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唱得嗓子都哑了,他愣是没抬头,跟树桩似的,还是不是朋友了?亏我还给他留了半块巧克力。”

话音刚落,又一阵风卷过来,比刚才那阵更急,像只无形的手,猛地掀起江翊膝盖上的笔记本。纸页在空中翻卷着,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受力分析图,字母和数字挤在一起,像群排队的小蚂蚁,还夹着几片香樟叶——是江翊惯常用来当书签的,叶尖都被压得平平的,边缘泛着点褐黄,显然夹了很久,叶脉里还卡着点铅笔末,是做题时不小心蹭上的。笔记本在空中打了个旋,纸页张开又合上,像只展翅的鸟,翅膀上印着公式和图形,“啪嗒”一声落在林溪脚边,摊开的那页上,画着棵简笔画的香樟树,树干歪歪扭扭,像根被拉长的感叹号,枝桠上画了几片三角形的叶子,树旁写着行小字:“香樟叶下落加速度:a=(mg-f)/m,类比文科记忆:理解是mg,死记是f。”字迹清瘦,带着点拘谨,却透着股认真。

林溪的指尖刚触到笔记本的封面,就看见江翊快步走过来。他耳朵上的笔帽早掉了,滚落在草地上,沾了点草屑。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凌乱,贴在光洁的额头上,像层薄薄的纱。脸颊泛着点红,像被阳光晒透的苹果,连耳垂都透着粉。“抱歉,风太大了。”他伸手去捡,指尖不小心碰到林溪的手背,像触电似的缩了回去,指节微微泛白,眼睛盯着笔记本上的香樟树,声音低低的,像怕被风听见,“画得不好,随便画的,你别笑。”

“这不是随便画的吧?”苏晓晓凑过来,脑袋几乎要碰到林溪的肩膀,发间的草莓香混着香樟叶的气息飘过来。她指着那行小字,眼睛瞪得圆圆的,像两颗浸了水的黑葡萄:“‘理解是mg,死记是f’,这话跟陆知行说的‘记忆需要线索,不能硬灌’异曲同工啊!你们俩是不是偷偷开了‘文理结合研讨会’?还瞒着我和林溪?我要举报你们搞小团体!”她说着,却忍不住笑起来,眼角的余光瞥见江翊更红的耳朵。

江翊的耳朵更红了,像被夕阳染透的云,连脖子都泛着点粉。他把笔记本往怀里拢了拢,纸页间的香樟叶滑出来一片,边缘有点卷曲,像被揉过的小纸条,落在林溪的鞋尖上,像只停在那里的小蝴蝶,翅膀上还带着被阳光晒过的温度。“上次听你们说陆知行的‘香樟记忆法’,觉得……有点道理,”他的声音很轻,被风吹得断断续续,像断了线的珠子,“物理里的受力分析,和记文科知识点其实差不多,都得找平衡,不能只靠一方面。就像香樟叶下落,不能只算重力,不算阻力,不然算出来的加速度不对,会偏差很多;记东西也一样,只靠死记硬背,就像忽略了阻力,记得快,忘得也快。”

林溪捡起那片香樟叶,叶面上还留着被笔尖划过的痕迹,浅浅的,像道微小的伤痕,大概是江翊做题时无意识划下的。她想起江翊给她讲力学时的样子:他在草稿纸上画香樟叶的受力图,箭头向上标着“阻力f”,向下标着“重力G”,说“叶子不会一直加速,因为阻力会随着速度变大,F阻=kv2,速度越大,阻力越大,直到和重力平衡,就匀速下落了,就像记东西不能贪多,不然会忘得更快,大脑会‘过载’,就像叶子被阻力拦住了”;他还说“加速度a由合力决定,F合=mg-f,a=F合/m,就像记忆效果由理解深度决定,理解越深,‘合力’越大,记得越牢,就像加速度越大,叶子落得越快,但前提是找对合力”。当时她没太懂,只觉得公式像绕口令,现在看着笔记本上的字,突然像通了电似的,那些绕口令般的公式,竟变得清晰起来,像被阳光照亮的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看这页,”林溪翻开笔记本,纸页间夹着的另一片香樟叶轻轻飘落,落在石桌上的地理图册上,盖住了“地中海气候”的字样。她指着里面的一页,叶子背面写着“历史时间线:像自由落体运动,每个朝代的时间间隔是加速度”,下面还画了条倾斜的直线,标着“夏→商→周……斜率不变,时间匀速向前”,直线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坐标轴,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文明发展”,坐标轴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写着“斜率k=文明进步速度”。“你把历史时间线比作自由落体?这个比喻好妙啊,连斜率都想到了。”

江翊点点头,手指在那条直线上划了划,指尖的温度透过纸页传过来,带着点微热。“自由落体运动是连续的,不会凭空消失,历史也是连续的,每个朝代都在前一个的基础上发展,”他的声音渐渐大了些,风似乎小了点,能听清每个字,像珠子被穿成了串,“就像速度会随着时间累积,v=gt,历史事件也会相互影响。比如唐朝的繁荣,就像自由落体到某一时刻的速度,是前面隋朝的积累,隋朝修大运河、创科举,就像给唐朝的‘速度’加了‘加速度’,让它能跑得更快。”他突然停下,像是意识到说得太多,脸颊又红了,抓着笔记本边缘的手指紧了紧,“可能……不太对,你们文科生别笑我牵强,我只是觉得……它们有点像。”

“这哪里不对?”苏晓晓抢过笔记本翻着,手指在纸页上飞快地滑动,发出沙沙的响,像春蚕在啃桑叶。她翻到中间一页,突然指着上面的图笑出声:“你看你画的‘三省六部制’示意图,把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画成三个相连的齿轮,齿轮上还标着‘决策’‘审核’‘执行’,说‘相互咬合才能运转,缺一不可’,比课本上的文字清楚多了!上次陆知行把这比作奶茶店分工,说‘中书省点单,门下省做奶茶,尚书省送外卖’,你们俩一个用齿轮,一个用奶茶,把枯燥的知识点都变成活的了,简直是‘文理双煞’,我宣布你们俩组成‘知识点翻译小组’!”

风渐渐小了,香樟树的影子在地上铺成片,像块柔软的毯子,叶影的纹路清晰可见,像谁用针绣上去的,连叶片上的虫洞都看得清清楚楚。陆知行拎着三杯奶茶跑过来,塑料袋被风吹得鼓鼓的,像只透明的气球,里面的奶茶晃出细碎的涟漪。“刚看见江翊的笔记本飞了,是不是被我的‘文科气场’震慑到了?”他把奶茶递给林溪,杯壁上凝着水珠,顺着杯身滑下来,滴在她的手背上,凉丝丝的,像颗小珍珠,“张叔说,给懂知识的孩子多加芋圆,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好孩子,还说‘等你们考上大学,我免费送一个月奶茶’。”

江翊接过奶茶,指尖碰到杯壁的凉意,打了个轻颤,终于松了口气,嘴角微微扬起一点弧度,像被风吹弯的叶尖。“其实……我哥说,他做新媒体运营时,写文案要懂用户心理(文科),算数据要看转化率(理科),两者缺一不可,就像车的两个轮子,少了一个跑不起来,还会翻车,”他看着林溪,眼睛亮得像被阳光照透的香樟叶,叶脉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像这杯奶茶,芋圆是文科的甜,软软糯糯的,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