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结束后,陆知行拿着他的泡沫潜水艇跑过来,艇身上还画着炮管,炮口对着颗米粒:“你们看,它能载三颗米粒!比真潜水艇还厉害!”他瞥见林溪手里的记录本,突然指着江翊画的小人,眼睛瞪得圆圆的,“这不是你俩吗?举木块的姿势都一样!林溪的马尾辫,江翊的眼镜——哦不对,江翊没戴眼镜,但这小人的侧脸跟他超像!”
林溪的脸颊更烫了,像被塞进了暖手宝,慌忙把记录本往身后藏了藏。江翊却拿起笔,在小人旁边画了艘歪歪扭扭的潜水艇,炮管里射出颗米粒,正好落在小人的脚边:“加上陆知行的武器,实验会更有趣,像给科学加了点魔法。”
午休时,林溪正趴在桌上画“会游泳的公式”——把浮力公式画成了条鱼,ρ像鱼嘴,V像鱼肚子,g像鱼尾,李老师突然走过来,轻轻敲了敲她的桌子:“林溪,来我办公室一趟,给你份实验操作指南,对你准备演示实验有帮助。”
办公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是龙井的味道,李老师的办公桌上摆着个青瓷茶杯,杯底沉着几片茶叶,像躺着的小鱼。她从抽屉里拿出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用钢笔写着“实验笔记”,字迹苍劲有力:“这是我刚当老师时的实验笔记,里面有很多示意图,比课本上的清楚,你和江翊可以一起看,说不定能帮你们想出更有趣的演示方法。”
林溪翻开笔记本,惊讶地发现里面的示意图和江翊的很像:滑轮组被画成了转着圈的小风车,绳子是风车的叶片;凸透镜成像画成了给蜡烛拍照片的相机,蜡烛是模特,光屏是照片;连电路都被画成了小火车,电流是车厢,开关是车站。某页的空白处,还画着两只手在调天平,左手戴着草莓图案的手环,右手的虎口处有颗小小的痣,像粒黑芝麻。
“这画……”林溪抬头看向李老师,她正端着茶杯小口抿着,阳光落在她的白发上,像撒了层金粉,眼角的皱纹像漾开的水波。
“以前教过个学生,也喜欢在笔记里画画,”李老师的目光落在窗外的香樟树上,树干上有个小小的鸟窝,“他说枯燥的公式要加点颜色才记得住,就像实验里的气泡,看着普通,其实藏着很多秘密,比如水的温度、压强,甚至是谁在旁边呼吸,都会让气泡的大小不一样。”她顿了顿,把笔记本推得离林溪更近了些,“你们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更懂怎么藏心意,用公式,用画笔,用一起做实验时不小心碰到的手,用眼神里的默契……其实老师年轻的时候,也懂这些小心思。”
林溪的心跳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下,像颗小石子投进湖里,漾开圈圈涟漪。原来李老师早就发现了那些藏在实验数据里的小心思——交叠的手,画着彼此的小人,还有江翊帮她扶稳测力计的瞬间。她抱着笔记本走出办公室,阳光正好,走廊上的风带着香樟花的甜味,看见江翊正站在窗边,手里拿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面装着五彩的泡沫球,红的、蓝的、黄的,像把彩虹揉碎了装在里面。
“给你的,”他把瓶子递给她,泡沫球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彩虹,“模拟浮力实验的小球,比玻璃缸里的水更安全,不会洒出来弄湿你的画本。”瓶身上贴着张便签,画着举着测力计的小人,旁边写着“下午教你画会游泳的公式,比你的鱼更可爱”。
林溪把李老师的笔记本递给他,两人凑在一起翻着,阳光透过书页,把画中交叠的手影投在地上,像真的在调天平,左盘放着她的草莓手环,右盘放着他的虎口痣,不多不少,正好平衡。陆知行抱着篮球从楼梯口跑过,突然停下来喊:“你们在看什么?带我一个!我的潜水艇也想上笔记,要画成最厉害的那种!”
江翊笑着把玻璃瓶塞给他:“给你的潜水艇加燃料,下午的实验复习课,要赢过李老师哦——她刚才说你的潜水艇少了个逃生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知行立刻捧着瓶子研究起来:“逃生舱?我这就画!”说着跑向教室,恐龙T恤的尾巴图案在走廊上晃成个小三角。
林溪看着两人打闹的背影,低头翻开李老师的笔记本,在画着天平的那页,悄悄画了颗小小的草莓,红色的,带着绿色的叶子,正好落在两只手的中间,像颗平衡重量的砝码,不多不少,刚好是心动的分量。
原来物理老师的“特殊关照”,不是给实验指南,是给藏在公式里的心意搭了座桥,铺了条路,让那些说不出口的默契,顺着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慢慢升到最清晰的刻度。就像此刻瓶中的泡沫球,浮浮沉沉间,都是藏不住的欢喜,像被阳光晒化的糖,甜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