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帝国尖刀破软腹 南欧半岛起烽烟

东欧战线的僵持与全球制海权的巩固,如同一盘宏大棋局上的布局与取势。现在,轮到执棋者落下那打破平衡的关键一子。

坐镇君士坦丁堡的联盟军欧洲战区总司令、定王柏凌峰,目光锐利地投向了地图上那宛如长靴、伸入地中海的亚平宁半岛——同盟国欧洲战线的“软腹”。

“不能再让吴佩孚他们在北线的泥沼里独自消耗了。”柏凌峰在作战会议上,手指重重敲在意大利的位置,“德国人的主力被牵制在东线,意大利人?哼,意大利政局动荡,军队腐化,士气低落,正是我们最好的突破口!”

他制定的“南欧突击”方案,核心在于第五集团军。司令官何雄大将,以其稳健果敢、善于打硬仗恶仗而闻名。他的第五集团军下辖徐树铮第十三军、万廷献第十四军、唐在礼第十五军,此前一直驻防巴尔干南部,枕戈待旦。

命令下达:第五集团军主力迅速向南斯拉夫王国的都拉斯港集结,在帝国印度洋舰队地中海分舰队的全力支援下,强攻登陆意大利东南部重要港口——布林迪西。

接到命令的何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终于轮到我们了!”他立即召集麾下将领,“徐树铮,你的第十三军为第一梯队,负责抢滩登陆,建立稳固桥头堡!万廷献,第十四军为第二梯队,登陆后迅速向纵深发展,夺取交通枢纽!唐在礼,你的第十五军负责后勤保障与后续支援,工兵部队必须确保港口畅通!”

几乎在同一时间,帝国印度洋舰队提督李准海军上将,接到了来自柏凌峰和海军都督萨镇冰的联合指令。他立即命令以“宣武”号航母为核心的支援舰队,搭载着一个加强的海军陆战团,离开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全速驶向亚得里亚海,目标直指布林迪西。

启元二十年(1920年)六月初,都拉斯港内外,一片繁忙景象。大大小小的运输船、登陆舰挤满了港湾,第五集团军的士兵们正有序地登船。重型装备通过临时架设的浮动码头,小心翼翼地装运。港口上空,帝国海军的“烈风”战斗机不时掠过,进行空中巡逻。尽管行动力求隐蔽,但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难以完全瞒过敌人的耳目。然而,帝国选择了一个绝佳的时机——德军统帅部的注意力,正被东线的僵持和英法在比利牛斯山方向的佯动所吸引,对帝国在巴尔干方向发动大规模两栖攻击的可能性,严重估计不足。

六月十日,黎明前的黑暗中,帝国庞大的登陆船团在“宣武”号等舰艇的护航下,悄然横渡奥特朗托海峡,逼近意大利海岸。

布林迪西,这座古老的港口城市,在晨雾中显得格外宁静。尽管战争已持续数年,但战火似乎一直远离这片土地。港口的意大利守军,主要由两个海岸炮兵连、一个步兵团和一些地方民兵组成,装备陈旧,训练松懈,更致命的是,普遍存在着厌战情绪。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灾难会从天而降。

清晨六时整,三发红色的信号弹从“宣武”号上升起,划破了黎明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