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李准长吁一口气,命令道,“全舰队,保持警戒阵型,依次通过达达尼尔海峡!目标——马尔马拉海,伊斯坦布尔!”
帝国的钢铁巨舰,开始缓缓驶入这条连接爱琴海与马尔马拉海的战略水道,兵锋直指那座千年古都的核心海域。
就在帝国舰队闯入马尔马拉海的同时,陆地上的三路大军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赵守诚的第三军先锋,已抵达伊斯坦布尔以北不到一百公里的色雷斯地区,与少量德军前沿部队发生交火,并成功击退对方。王士珍的第五军与何雄的第四军先头部队,在安纳托利亚中部成功会师,彻底切断了伊斯坦布尔与安纳托利亚腹地的联系。
在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内,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五世面如死灰,瘫坐在象征着权力的宝座上。御前会议上一片混乱,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陛下……海军……我们的海军……全军覆没了……”
“达达尼尔海峡失守!中国人的舰队已经进入马尔马拉海!”
“北面、东面、南面都发现了中国军队的主力!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已经被三面包围了!”
“城内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开始骚乱,局势快要失控了!”
苏丹听着这些亡国之音,嘴唇哆嗦着,最终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求和……再派使者……去告诉中国人……我们愿意谈判……接受……接受他们的条件……”
然而,当奥斯曼的求和使者再次仓皇出城,抵达帝国前敌总指挥部——此刻已设在距离伊斯坦布尔不到三十公里的一座小镇时,接待他的定王柏凌峰,给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冷酷、更决绝的回复:
“无条件投降。这是最后通牒。限二十四小时内,打开所有城门,苏丹及其政府核心成员出城投降。否则,”柏凌峰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使者惨白的脸,“城破之日,便是奥斯曼帝国国祚断绝、宗庙倾覆之时!勿谓言之不预!”
八月一日,伊斯坦布尔城外。帝国三路大军,历经数月的千里转战,终于在这一天,完成了对这座千年古都的陆上全面合围。北线,第三军赵守诚部构筑了坚固的防线,阻断了欧洲方向的任何陆上增援可能;南线,第五军王士珍部控制了马尔马拉海沿岸,与海上的舰队遥相呼应;东线,第四军何雄部作为总预备队和主攻方向,兵锋直指伊斯坦布尔厚实的狄奥多西城墙。而在海上,帝国西洋舰队的炮口,已经牢牢锁定了金角湾与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所有重要目标。
伊斯坦布尔,这座曾经让无数英雄折戟、号称永不陷落的帝都,如今已成了一座被陆海大军铁壁合围的孤城,风雨飘摇,命悬一线。
柏凌峰站在城外一处高地上,放下望远镜,对身后肃立的各军将领及参谋们,声音清晰而坚定地下达了最终命令:
“传令各军,做好最后准备。三日之后,拂晓时分,全线总攻开始。帝国之龙旗,必将飘扬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头!”
历史的聚光灯,已然聚焦于此。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最终攻城战,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