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两路雄师终会师 江户城下困倭酋

启元十一年一月,本州最北端的青森地区笼罩在严寒之中,但比严寒更让当地人恐惧的,是即将跨海而来的帝国北路军。定王柏凌峰站在北海道的南端,遥望着相隔仅二十余里的本州,目光如炬。

王爷,所有渡海准备都已就绪。王士珍指着海面上密密麻麻的登陆艇,只要您一声令下,我北路军十万将士即刻挥师南下。

柏凌峰微微颔首,但眉宇间仍带着一丝忧虑:据报,倭寇在青森一带布有重兵,特别是津轻海峡两岸,炮台林立。强渡恐怕伤亡不小。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兵快步走来:王爷,南路靖王急电!

柏凌峰接过电报,眼中顿时精光一闪。电报是柏凌锐亲笔所写,告知南路军已经突破姬路防线,正向京都、大阪疾进。同时建议北路军可暂缓强渡津轻海峡,而是绕道北海道东海岸,从钏路方向渡海,直插仙台。

妙啊!柏凌峰拍案叫绝,凌锐此计,正合我意!传令下去,改变计划,主力向东转移,从钏路渡海!

这个大胆的迂回计划果然出乎日军意料。当北路军主力在钏路登船时,日军还在津轻海峡严阵以待。二月十日,北路军先头部队在仙台以东的荒浜海岸成功登陆,迅速向仙台方向推进。

仙台是日本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也是通往关东平原的门户。日军在这里部署了重兵,准备依托城市进行顽强抵抗。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柏凌峰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

命令第一军佯攻仙台,但要网开一面,让守军能够向外界求援。柏凌峰在军事会议上部署道,第二军、第三军分别埋伏在福岛、山形方向,专打援军!

这一招果然奏效。仙台守军见帝国军攻势,急忙向周边求援。福岛、山形等地的日军纷纷来援,结果在半路遭遇伏击,损失惨重。

二月二十五日,在歼灭多股援军后,北路军对仙台发动总攻。此时的仙台守军已经孤立无援,士气低落。经过三天的激战,这座东北重镇终于落入帝国手中。

仙台的陷落,在北路战线上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柏凌峰乘胜追击,指挥大军沿太平洋海岸线向南疾进。与此同时,他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向西推进,与正在信浓地区奋战的南路军取得联系。

三月五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在北路军的西进部队与南路军的北进部队在长野地区的犀川岸边相遇时,两军将士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意味着,帝国征倭大军终于完成了对日本核心地带的战略合围。

报告王爷!与南路军会师了!传令兵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

柏凌峰长长舒了一口气,数月来的艰辛与牺牲,在这一刻都化为了值得。他立即下令:立即将此消息通报全军!同时,八百里加急,向新京报捷!

消息传到南路大军指挥部,柏凌锐同样激动不已。他立即回电:凌峰兄辛苦了!请速率主力南下,我们在江户城下会师!

此时此刻,在江户城内,日本朝野已经乱作一团。南北两路大军的会师,意味着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主战派和主和派在御前会议上激烈争吵,明治天皇面色惨白,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