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练新军德械为样 陆师锐脱胎换骨

普鲁士军官们的严厉和不近人情更是让士兵们私下叫苦不迭。训练场上呵斥声不绝于耳,动作稍不到位便是加倍惩罚。体能训练、土木作业(挖战壕、筑工事)强度极大,一天下来,许多老兵都觉得骨头要散架。

柏凌岳身先士卒,与官兵一同摸爬滚打,学习新操典。他的威望和以身作则,极大地压制了官兵的怨气,也让他自己对新式陆军有了更深的理解。

柏凌峰则严格维持军纪,确保政令畅通,并负责与德方协调后勤保障。

柏凌宇也常被派往示范师见习,既为熟悉军务,也利用其机灵长处,协助协调与德方顾问的日常事务。

柏凌云通过何三的锦衣卫和柏凌峰的定期奏报,密切关注着示范师的每一步进展。他得知了抱怨和抵触,但得到的更多是积极的汇报:部队的战术动作日渐规范,火力协同初见雏形,军官的思维开始转变。一日批阅奏报至深夜,林才人奉茶时轻声问及练兵之苦,柏凌云难得感慨道:“强军非一日之功,然其利在千秋。今日之苦,乃为来日少流血。”林才人柔声应和,言及将士辛苦,陛下亦心系于此,令柏凌云倍感慰藉。

他甚至在施特劳贝上校和柏凌岳的陪同下,秘密视察了一次团级规模的实弹对抗演习。当他看到部队在炮火掩护下,以稀疏而灵活的散兵线发起冲击,各单元之间配合默契,火力分配合理时,眼中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上校,你的工作卓有成效。凌岳,你也辛苦了。柏凌云难得地称赞了一句。

是您的士兵们学习能力和忍耐力出众,陛下。施特劳贝客观地回应,他们缺的只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和严格的训练。武王殿下之毅力,亦令人钦佩。

改革同样伴随着阵痛。少数无法适应新式训练、或者带头抵触德国顾问的军官被无情撤换。一批从新式陆军学堂毕业的年轻学员被补充进来,他们思想新,接受快,很快成为了新战术的骨干。

数月之后,当这支示范师举行首次公开阅兵时,前来观礼的各国武官和帝国其他部队将领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整齐划一、如同机器般的步伐,精良统一的装备,士兵们眼中那种兼具狂热与冷静的神采,以及整个部队散发出的那种专业化、高效率的杀气,都与过去的帝国陆军有了质的区别。

一支真正的现代化陆军雏形,终于在普鲁士的模子里,灌注了东方帝国的魂魄,初步锻造而成。柏凌云知道,这只是开始,但方向已经明确。帝国的刀锋,正在被磨得更加锋利,等待着下一次试刃的机会。